深沉的民族感情來自一個民族對傳統文化的深度認知,而這種認知,扎根在傳統節日的沃土中,透過千年傳承的光亮和文化情懷,開出了一片似錦的繁花。
端午的脈絡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自古就有"辟邪說"、"祭龍說"、"紀念屈原說"、"紀念勾踐操演水師說"、"紀念伍子胥"、"紀念曹娥說"多種說法。傳達著中國人人格精神的取向:伍子胥的傳說是對忠誠者犧牲的緬懷,曹娥的傳說是對孝悌者犧牲的敬重,屈原的傳說是對捨身家國者犧牲的祭奠...
應該說,這些說法都是支流,只是從不同角度豐富了端午節。
在千年的傳承與文化累積過程中,端午節在中國不同的水土地域,形成各自的特色和千姿百態的節俗,比如祭供"玫瑰餅",葦葉包粽子,插艾蒿防瘟辟邪,戴五彩絲絛祈福壽,貼葫蘆花避"五毒",孩童"斗百草"遊戲...
另外,端午節的別名各種各樣,類如端午節、端陽節、天中節、天長節、朱明節、重五節、惡日節、浴蘭節、詩人節、龍舟節...從繁多的名目就能切實感受到五彩斑斕的端午節俗。再加上眾多的節俗、節事、節物的不對稱,都不是屈原說、祭龍說、伍子胥、說曹娥說,所能夠解釋的。
但端午節"眷念家國、激揚精神"的信念,無不顯示著中國傳統文化一脈相承的人文核心價值,那些從歷史的風雨煙塵中,穿行而來的情真、情義與情懷,已然滲入中國人的血脈心中。可以說,端午節,不但是中國人緬懷民族文化揮之不去的情結,也幾乎成為東方民俗文化一種獨特的文化遺產。
如同於丹教授在後來的演講中說的:"其實每一個節日都會讓人念及很多自己感興趣的記憶和事物。端午節裡有各式各樣的文化,過這樣一個節日,就是給我們一個在內心向不同的文化致敬的理由。"
傳統的內涵
社會公認的國家假日制度改革的主要推手之一李漢秋教授在演講中談起自己小時候端午節的風俗記憶:小時候過端午節,大人在孩子額頭上,用雄黃酒點一點或者畫一個王字。(那時侯)家家戶戶都有艾虎、蒲箭,特別是到農村。艾虎就是把艾葉子剪成老虎的樣子貼在門上,蒲箭就是把蒲葉子剪成箭掛在門口。他接著說:端午節靠近夏至,實際上是在迎接夏天的到來...天熱了,各種蟲、細菌繁殖得非常快,也是傳染病、流行病發展的時候...在夏天快來的時候開展防疫避災活動,端午節最早的起源是跟天時的季節、跟節候的變化相適應的...後來加入一些人文的思想,跟地方的名人和賢人的故事聯繫起來,加入人文的內涵,文化的內涵..."李教授又說到了屈原的人生經歷,也談到端午紀念孝女曹娥的傳說故事和孝道。最後他有了這樣一個結論:"傳統節日是中國文化的精華、是結晶。"
自漢朝以來,各地端午紀念著不盡相同的歷史人物,楚地紀念屈原,越地紀念勾踐、曹娥,吳地紀念伍子胥,這些紀念都是以先賢為投射對象,都有地方傳說作依據。這些依據與傳說,不僅源自民俗社會的樸素情感,更源自中國人長此以往的家國情懷。在歷史長河的淘洗中,中國人最終選擇了屈原。屈原由此成為民族先賢與世界名人,成為端午節期間被祭祀的愛國人物。屈原的脫穎而出是因為他憂國憂民的情懷、忠誠故國的品質、人格純美的魅力。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民族先賢文化的傳說和見賢思齊的影響,中華民族才能多難興邦、屹立不倒。感念祖先創造的這樣一個融合個人生命與家國情懷為一體的節日,真的為中國文化倍感自豪。
好吃的粽子
中國的美食世界聞名,當香港著名電影監製、美食家蔡瀾老先生在講台上說起咬一口香得冒油的粽子時,不禁讓人想到一種洋快餐著名的廣告語:我們販賣的不是牛排,而是煎牛排的滋滋聲。蔡老先生是這樣對現場的外國學生說最好吃的粽子:在廣東東莞的一個小地方有最好吃的粽子,為什麼呢?裡麵包的有蛋黃,有綠豆,還有肥肉。肥肉是浸在蜜糖裡面浸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拿出來剁碎了包進粽子,一蒸以後,所有的油都到米裡飯裡,一口吃下去香得不得了。
又學一招,端午節就以葫蘆畫瓢照樣做一遍,應該味道差不到哪去。
蔡老先生又說到不同地方的粽子,三句話不離本行,也算是敬業的美食家:潮州人的粽子,一邊是豆沙,一邊是肉,咸和甜兩種味道在一起。福建人的粽子會放很多五香粉,很香。臺灣的粽子是把米剁碎了,用果醬包起來做成果粽,也很好吃。至於粽子的大小也是有不同的:"粽子的形狀有大小小,我看過一個像抱枕這麼大的粽子,小的很小,泰國人包的粽子就更小,串成一串,到人家送禮就拿兩串去了。"
實際上,粽子的種種變化、表現,都是一點一滴累積下來的生活智慧和飲食文化。
那樣一種爛漫的文化
於丹教授如是說:"在中國人的童年時候,有這樣一種爛漫的文化,一種哀樂無極的文化,一種恣肆蓬勃、貼近生命和自然的文化,才使我們的性格賦予了幻想...屈原寫了那麼多的神話,他在《九歌》裡寫了那麼多浩浩蕩蕩的諸神,今天被想起,仍然會讓我們蕩氣迴腸...《九歌》仍然是我們眼前那麼華麗、不可替代的一道風景...你看到東君的乘日而行,看到河伯的生命禮讚,看到湘君與湘夫人湘水上一對美麗的神相互眺望等待...
當這個畫面鋪開在你眼前的時候,你會覺得和中原文化是不同的,是浪漫無極的,是色彩瑰麗的,是奇思異想的,是對一段情感不計成本的投入...解讀一個節日,背後總有幾個不朽的名字。在我們舉行一個快樂慶典的時候,總會有一些人來到我們的生命中,他們在千古之前緘默、微笑,用他們的體溫滋養後世的文明...今天過端午節,我們看到龍舟競渡的時候,知道這是一種快樂的節日,這是一個奔放的節日,我們需要一種文化的底蘊,滋養我們的性情。"
"我們為什麼要過節呢?過節是一個古老的儀式,在現代文明中,給自己一點緬懷手工時代的理由...把粽子包出棱角,扎紅線的可能是紅棗的,扎綠線的可能是小豆的,扎藍線的可能是蛋黃的,扎黃色的可能是咸肉的..."
是的,過傳統的端午節,在超市速凍或上熱的湖州粽子之外,通過一個一個形狀不均的粽子、手工的香囊、七彩線繞腕的祈福祝禱,一點一滴完成,以一種緩慢的節奏,讓我們多一些素樸手工帶出來的溫情,也讓我們回想起一份芳香而悠遠的緬懷。如果我們願意,這些來自於傳說的、古典的、民間的一切一切,都可以成為現在我們一起歡心過節的理由。
一種穿越時空的文字
方文山談到漢字文化系統時說:"世界上所有的文字都是拼音文字,只有漢字是表意文字。拼音文字是字模的結構去拼出意思,所以是聽覺的文字,發音的準確度要求比較高。可漢字是視覺的文字,是地表上唯一還在使用的表意文字。漢字同時還是一種超時空的文字系統。所謂的超時空是字形字意的結構千古不變,就說"和"這個字一千年前、兩千年前的寫法跟意義都一樣,這種文字系統很特別。舉個例子,一塊一千五百年前的石碑出土了,大約相當於魏晉南北朝東晉的時候、王羲之的年代。這塊石碑在出土了,只要是中國高中生,受過文言文的訓練,就可以直接讀懂上面的碑文。可是同樣性質的石碑,如果出土在法國、英國,他們的高中生是沒有辦法讀懂的。
方文山覺得自己在文字創作上很有依賴感,在長期創作過程中,他感觸到漢字那種很獨特很特別的美。他說:"每一種文化都有一個特別的地方,尤其是漢字。今天到場的各位都是來自遠方的朋友,你們當中,大多數是來中國學中文的,我很願意跟大家分享這種文字的淵源與特殊之處,這是很特點的文化資產。"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端午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