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想起了段祺瑞(圖)

 2009-06-21 08:1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北洋軍閥時期的段祺瑞

三一八慘案後,段祺瑞面對含兩個警察、一個士兵在內的47位亡靈,長跪謝罪。

段祺瑞這個人,終其72年的一生,內容極其豐富多彩。文章題目是囿於字數所限,其實我這裡要說的,僅是他波譎雲詭的武夫生涯中彰顯人性的一個瞬間--三一八慘案後,面對含兩個警察、一個士兵在內的47位亡靈,長跪謝罪。

1926年春,軍閥繼續混戰,天津人民遭殃。小日本用泊在大沽口的軍艦介入中國內戰,袒佑奉軍,又遊說成功美、英等8個歐美國家政府,聯合向中國發出"最後通牒",強逼馮玉祥的國民軍撤退,並撤除大沽口的防務。這回直奉兩軍的第3次纏鬥,誰是誰非我說不清楚,"春秋無義戰"。可是你東、西洋人在中國的領土上,就中國自家兄弟間的鬩於牆指手畫腳,說三道四,本就討人嫌了,你還發表什麼 "八國通牒",盡顯蠻橫霸道,自然激起了中國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強烈反應,這就是"三一八"那天北京的市民和大中學生在天安門廣場集會抗議的緣由。集會之後,四五千人又一路向東北方向遊行而去,直達鐵獅子胡同的執政府,要求政府對此做出強硬姿態。當年的鐵獅子胡同執政府,現在為張自忠路3號,原為清朝的王府,後陸軍部等機關衙門設在這裡辦公。1924年11月,馮玉祥、張作霖和段祺瑞為了防止以前兩度發生的"府院之爭"重演,不設總統和國務院總理兩職,仿古羅馬和拿破崙政制,弄了個"臨時執政"職銜,推出皖人段祺瑞充任。"段執政"與"執政府"的名號即由此而來。憤怒的市民和青年學生遊行到執政府門前時,段祺瑞未在府中上班,人在東廠胡同的家中。示威的群眾要求進入執政府內,面見段執政本人,遞交抗議書。護衛執政府的士兵未接上命,當然是例行"閑雜人等不得擅入",以維護國家最高領導機關的臉面,卻因事發突然,兵力單薄,不足以阻擋來勢洶然的遊行隊伍的反覆衝擊。情急之下,忠於職守的衛隊營長下令開槍,三一八慘案就此發生,47人橫屍街頭,一兩百人身體受傷(包括槍傷和毆打、踩踏傷)。所謂北洋軍閥武力鎮壓人民群眾的反帝愛國運動,也即由此在大陸傳統教科書中鋪陳開來。

羨慕83年前新聞人的工作環境

慘案發生之後,國內輿論一片嘩然,外國新聞機構也有報導。真羨慕83年前新聞人報導此事時的工作環境,不可思議武夫當國時的軍頭們對輿論大體一致的嚴責竟然默許。梁啟超、林語堂、朱自清、蔣夢麟、凌叔華、聞一多、周作人等文壇翹楚、大學教授,紛紛公開發表言、文,對開槍獸行予以嚴譴,今日大陸中學語文課本中收錄的《紀念劉和珍君》,就是魯迅當年的悲憤之作。他還連續在《語絲》、《國民新報》副刊和《京報》副刊上先後發表《無花的薔薇之二》、《死地》、《可慘與可笑》、《大地發微》等文,直書慘案真相,警告劊子手們:"墨寫的謊言,絕掩不住血寫的事實,血債必須用同物償還。"《語絲》、《晨報》、《世界日報》、《國民新報》、《現代評論》等紛紛發消息、刊議論,痛批殺人劊子手,邵飄萍的《京報》更是扭住此事不放,先後載發133篇文章痛斥。劉半農作詞、趙元任譜曲的《哀歌》一時唱遍京畿,傳向全國。需要說明的是,邵飄萍一個月後的被槍殺,與段祺瑞無關。1926年4月10日,北京發生了又一次軍人政變,衛戍司令鹿鐘麟突然派兵包圍了執政府,段祺瑞倉惶出逃,4月20日宣布下野。馮玉祥在政變當天宣布接管北京,張作霖在段祺瑞宣布下野的次日進駐北京。4月24日,張作霖誘捕邵飄萍,26日凌晨,張以"宣傳赤化"的罪名,將邵槍斃於北京天橋。

三一八慘案發生後的第二天,上臺不久的內閣總理賈德耀宣布內閣全體引咎辭職。第三天,段祺瑞發布執政令:"......伏念青年學子熱心愛國,血氣方剛,陡起填膺之憤,意氣所激,遂爾直前。揆其情跡,實有可原,特頒明令,優加慰恤。"翻檢史料時看到這裡,我聯想到20年前的"六四",心中不禁慨然。同為命喪軍人槍口的莘莘學子,相隔63年,身後榮辱卻迥若雲泥!同樣都是政府總理,同樣都是身經百戰的老軍人,面對的又都是同由偶發事件經發酵後釀成的社會巨浪,政治處置卻涇渭人鬼!

保晚節,吃素"直到臨終"

對段祺瑞的關注與研究,大陸《炎黃春秋》雜誌今年第5期有一篇署名杜婉華的文章《另一個段祺瑞》,頗值一讀。瑜中微瑕的是,《另》文中引段祺瑞外孫女張乃惠的話說"......他(指段祺瑞--筆者注)還在悼念三一八慘案死難同胞大會上,當眾長跪不起,並立誓終身食素以贖罪。"這個回憶恐怕有誤。段祺瑞吃素"直到臨終"不假,但卻不是始於段的"長跪"之後,而是在1920年直皖戰爭皖系失敗之後,段祺瑞被逐出北京,避居天津日本租界壽街之時。由此,說段"食素以贖罪",也就不成立了。

段祺瑞的晚年保持了民族氣節,不與小日本合作,拒絕土肥原邀請出山組建傀儡政權。1933年1月19日,蔣介石聽說此事後,急派特使錢永銘持他的親筆信專程赴津,誠邀段"南下頤養......俾得隨時就商國事。"段祺瑞遂潛抵南京面見蔣介石,後赴滬上定居。到上海後,他始寓世界學社,後搬到霞飛路陳調元公館,繼續他息影津門時的吃齋念佛生涯,直到1936年11月2日病逝。12月9日,段祺瑞的靈柩運抵北平,暫厝香山臥佛寺。1937年"七七"事變後,段氏後人匆匆將段草葬於北平西郊。1963年,段祺瑞侄子段寵綱和章士釗將段遷葬於北京萬安公墓,墓碑上刻章題:"合肥段公芝泉之墓"。上個月的清明,我和幾位老少朋友在給老友李秋雨掃墓之後,又一次尋到段墓,黙立在這位譭譽參半的歷史人物碑前,思緒萬千,遂有此篇追記。

2009年5月25日

(原載《動向》雜誌2009年6月號)


来源:動向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