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文能安邦,武能定國」,中國武術淵遠流長,近年來卻有淪於表演雜耍的危機。欣逢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亞太初賽舉辦,數位資深武學家齊聚臺北,暢談傳統武學國粹的可貴。
中國武術 海外大放異彩
陳弘先生雖然年近五十歲,或許因為長年習武、又教授兒童中國武術,外表看來年輕活潑,猶如三十出頭。他是香港人,十多歲離家來到美國波士頓,住在開武館的舅舅家裡。當時李小龍電影正風行,舅舅開的武館躬逢其盛,大受歡迎,一開就開了好幾家,陳弘就在其中修習武術,他不限各門派別,多方取經,而後在中文學校傳授學生武術運動,二十多年下來,教授的學生也有好幾百人了。
世界各地比較之下,陳弘認為美國華人習武的風氣十分興盛:「在美國武術很受歡迎,每個月、每個星期,美國各地都有武術比賽。剛開始以跆拳道、空手道為主,後來中國武術就成為熱門項目。」
「因為華人父母都希望小孩子能夠接觸中國文化,學習書法、武術。而且美國人很重視專長,會認為你學了武術,又得到金牌,是很特殊的才能,所以在應徵學校、找工作的時候很吃香。」
陳弘驕傲地說,去年的金牌選手趙芸就是他教出來的學生,不過短短几年,這位高徒打遍大大小小的各項比賽,金牌已經拿了四十幾枚。因為美國比賽項目眾多,如南拳、蔡李佛拳、長兵器、短兵器、太極拳……只要基本功做得好,深入一門後,旁通他門就比較容易,比賽奪魁易如反掌。他的學生曾有一天比賽拿了七個金牌的記錄,令人嘖嘖稱奇。
「關鍵在於這個學生根基好,是塊材料,身體天生是武術家追求的,很柔軟,而且她聰明,一套拳人家學幾天,她半個小時學完。我什麼都教她,她能學我就教她,她學的東西很多,自己都可以開武館了。」
陳弘的高徒趙芸去年在新唐人第一屆「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摘得女子南拳冠軍
武術 博大精深的中華國粹
另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資深武學家說:「中國的武術其實是戰鬥技巧高度的升華,是貫穿了中國的文化。我們過去很多詩人、文學家其實都能武的,你看孔子教育學生時也有武術(禮樂射御書數中的射、御就是軍事用途的武術),而孔子的雕像都是配劍的。大詩人李白也好俠道,也學過劍術。學武的人即使教育程度不高,但是言談思想都是非常純正,很有文化的。學了武術對中國文化接受力量特別強,如非常注重上下之禮、長幼尊卑;對父母師長都很尊敬、對幼小的愛護,那是自然而然的,跟著老師就會學習到這些。自古以來武術傳承上,徒弟勝過師父的很多,但是徒弟永遠尊敬老師,對老師有一種倫理的聯繫與感情,無形中成為社會安定的力量。」
這位武學家說:「中國武術會限制陶冶一個人,如一個人學武術的時候先站馬步,老師沒下口令前他不會動的,這就是在方法上限制了他。中國的武術不管任何門派都要打好基本功。我們過去還有一種說法:練武術的人被人家打是正常的,打人家是不正常的,練武術的人不隨便出手。中華的武術要高於其他國家的博鬥技術,因為他是扎根於文化當中,不是扎根於打鬥當中。學武的人即使文化素質教育不高,但是一個長期習武的人你看到他都會覺得他非常有素養,好像是經過長久的教育,因為中國武術是一個古文化。」
雖然中國武術是根植於文化,不是用來博鬥的,但他的戰鬥技巧卻遠遠高出一般的博擊技巧,一個身懷絕技的老人可以一夫當關、萬夫莫敵;一位弱女子也能有銳不可當的殺傷力,這是因為中國武術不是練「蠻力」,而是練「內勁」。陳弘也這麼讚嘆地說:
「真正的武術比賽,要對打的話是很危險的,不像現在西洋擊劍或拳擊等等任何比賽,穿一些護身衣就可以預防傷害。真正的中國武術對打威力強大,殺傷力太大了,但是你外表看不出來,打起來好像很漂亮,就像兩個人在跳舞,但是招招斃命。中國武術也不像其他博鬥技巧,是張牙舞爪的,他是把牙都收起來,但是一跤手就非常容易受傷,目前還沒有辦法讓兩個人比賽對打而能夠保證安全的。」
學武好處說不盡
談到小孩學武的好處,陳弘首先說:「會對自己有信心。」他提到初練者剛開始要上場,可能會嚇得臉色發青、身體發抖,但是歷經磨練以後,就可以感到學生明顯的轉變:「學生剛開始沒有信心,可能抱著父母的大腿不願意出場,要推他出去都不願意。但是學到後來整個都不一樣了,很有架勢,威風凜凜。」陳弘還舉例說明有的學生本來在學校常常被人欺負,中國新年表演時上臺打了一套拳,就再沒有人敢找他麻煩了。
很多人以為習武之人沒有機智與腦力訓練,其實不然。陳弘說:「學武術不是只有拳腳功夫,動動手腳而已,還要動頭腦、學口訣、記招式;要是沒有耐心的人,練一練受不了,自動就離開了。如果有一些街頭的小孩專想用來打架的話,他們練一練就會自動想離開。我認識武館中的人,都是很有耐心,很有修養,武館裡沒有壞人的。」
陳弘談到他在美國有一位學生,初來學習時站得東倒西歪,也不懂得運用身體的力量,家裡也不會教這些,整個人呈現不穩定的狀態,學了一段時間以後整個人都改變了,也變得有氣質了。但是陳弘也感嘆傳統的武術不是一蹴可幾:「現在很多人寧願打籃球、打乒乓球。因為武術是一種修煉,要吃苦,今天的人和以前不一樣,你叫他吃苦,他不一定吃得來。」
另一位資深武學家也認同這樣的說法:「學武的人信心會高,火性會小。像一般學搏鬥技術的,對著沙包練習,殺呀、攻啊。那你不斷地打那個沙包的時候,腦子裡想的是什麼?散發的物質都是很不好的。我小時候,我師父從來沒教我們這樣想一個假想敵,這樣練。」這就是中國武術與其他武技不同之處,難怪武藝高強的人都有一種溫藹的謙謙君子之氣。
這位武學家說:「武術的影響是一輩子的。學了武術以後,自己會被那種文化融合成一體,反應都和別人不一樣的。比如說有人捉你的手,一般人馬上就慌了手腳,注意力都在被捉的手上,越不容易掙脫,但是只要是練過武術的人,馬上就知道反攻罩門,那對方立刻就會被攻破。」
傳統武術亟待發楊
中國武術淵遠流長,卻也面臨了消亡的危機。因為體操與雜耍侵入了傳統武術的內涵,使得中國武術成了大雜燴。受訪中,這位資深武學家感慨地說:「因為中國武術是一個古文化,過去武術經典都是文言文,有很高的文化,而武術也要經過個人的理解,有的人偏剛,有的人偏柔,有的人剛柔相濟,每個人表現的不一樣,所以還要經過老師傳承才行。老師越老,閱歷越深。他對武術的瞭解一定勝過年輕人。我們學武術的話一定要把每一個門派搞清楚,不能像現在大雜燴。當然你可以學八卦拳、太極拳、少林,但是不能放在一窩啊。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不一樣。中華文化的審美系統非常高,有很高的欣賞價值。以前我們看武術,原地馬上可以起跳,非常好看,現在卻要靠助跑,不好看了。因為現在變成另外一個系統,沒有原來的東西了。傳統武術十八般兵器、奇門兵器,是非常好看的。但是許多人覺得我的東西沒有舞臺,所以透過這場比賽,他們可以發揚光大。如今新唐人再提倡,我認為是功德無量的。」
「我認為如果新唐人堅持發揚下去,是很了不起的,我小時候大家都認為武術是最好看的,一到年節慶典,武術是人人愛看的表演。但是為什麼現在的人覺得不好看、不喜歡看了呢?因為有的地方比賽他是規定了的,如果第一個人表現的是這一套,第二個人一樣,那當然容易使人覺得不好看,但是傳統的東西、我們老祖宗的東西,還是最好。為什麼呢?武術已經達到他的頂峰了,像我們寫書法,超不過晉朝,寫詩超不過唐朝,寫詞超不過宋朝,每一個朝代都有他的高峰,所以我認為我們能夠把老師教的東西傳下去,就是最好的,能不能就要看我們的努力了。我們真的要好好珍惜老祖宗的東西,忘了祖宗就是忘了自己。」
- 關鍵字搜索:
- 傳統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