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民丁先生偶然撿到幾張藥品訂貨單。上面顯示供貨價幾元錢的藥品,最高零售價卻能達到幾十元甚至上百元。在其中一張來自「長春市×××藥業有限公司」的訂貨單上可以看到:三腎丸供貨價4.75元,最高零售價168元。而且如果訂貨超過一定的數量,廠家還會贈送洗衣粉、荳油、保溫杯等物品……
後經查證,這些訂貨單均來自今年在杭州蕭山召開的醫藥訂貨會。對此有網友驚呼:藥品供貨價和最高零售價之間相差了35倍之多,這真是不折不扣的暴利!
其實一直以來在藥品流通環節都存在著層層加價的問題。但至於具體加了多少、怎樣加的,作為普通消費者的我們基本上被蒙在鼓裡無從得知。而現在這張偶然被拾到的藥品訂貨單卻揭開了冰山一角,讓我們窺視到了藥品零售批發間巨大的價格落差:一份藥品供貨價僅4元,而且這個價還是廠家有利可圖可以繼續再優惠下去的價格。那麼它的成本價又會是多少呢?而這份不足4元成本的藥品卻可以經過正規採購渠道登陸到各藥店,身價增長了十數倍甚至數十倍去堂而皇之的賺取消費者們的錢,那麼這種現象是正常合理的嗎?這不是徹底的暴利又是什麼?!
因為我們現在一直存在著在醫院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所以大家基本上都養成了小病就自己買藥吃「抗」一下的習慣。但是相對於現在飛漲的水電費、汽油費,食品蔬菜價格、生活日用品價格,在藥品流通領域的暴利卻時常被我們所忽視。因為有了病就得治,也沒有誰會到藥店去講價買藥。基本上是人家標價多少錢,我們就會毫不猶豫的乖乖掏錢去買。所以說作為普通的消費者們,在藥品消費這一塊兒比其他消費領域更缺少監督權、話語權,更容易受到欺騙。
一直以來在藥品價格的制定上我們都執行著兩個標準:列入國家和省裡基本藥品名錄的,定價標準由企業申報到相關部門,按批准價格執行;而其他的藥品則由企業自己去定價。這就給藥品加工企業留下了可乘之機,利用供貨價和零售價之間巨大的價格差異去吸引零售商們。而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層層加價之後的成本,最終肯定還是要全部轉嫁到每個消費者頭上去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後經查證,這些訂貨單均來自今年在杭州蕭山召開的醫藥訂貨會。對此有網友驚呼:藥品供貨價和最高零售價之間相差了35倍之多,這真是不折不扣的暴利!
其實一直以來在藥品流通環節都存在著層層加價的問題。但至於具體加了多少、怎樣加的,作為普通消費者的我們基本上被蒙在鼓裡無從得知。而現在這張偶然被拾到的藥品訂貨單卻揭開了冰山一角,讓我們窺視到了藥品零售批發間巨大的價格落差:一份藥品供貨價僅4元,而且這個價還是廠家有利可圖可以繼續再優惠下去的價格。那麼它的成本價又會是多少呢?而這份不足4元成本的藥品卻可以經過正規採購渠道登陸到各藥店,身價增長了十數倍甚至數十倍去堂而皇之的賺取消費者們的錢,那麼這種現象是正常合理的嗎?這不是徹底的暴利又是什麼?!
因為我們現在一直存在著在醫院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所以大家基本上都養成了小病就自己買藥吃「抗」一下的習慣。但是相對於現在飛漲的水電費、汽油費,食品蔬菜價格、生活日用品價格,在藥品流通領域的暴利卻時常被我們所忽視。因為有了病就得治,也沒有誰會到藥店去講價買藥。基本上是人家標價多少錢,我們就會毫不猶豫的乖乖掏錢去買。所以說作為普通的消費者們,在藥品消費這一塊兒比其他消費領域更缺少監督權、話語權,更容易受到欺騙。
一直以來在藥品價格的制定上我們都執行著兩個標準:列入國家和省裡基本藥品名錄的,定價標準由企業申報到相關部門,按批准價格執行;而其他的藥品則由企業自己去定價。這就給藥品加工企業留下了可乘之機,利用供貨價和零售價之間巨大的價格差異去吸引零售商們。而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層層加價之後的成本,最終肯定還是要全部轉嫁到每個消費者頭上去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4元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