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盛極而衰之道而知進退也被老子視為人生的智慧,春秋末期的名士范蠡就是這方面的典型例子。周景王二十四年,吳國和越國發生了戰爭,吳王闔閭陣亡。周景王二十六年,闔閭的兒子夫差為報父仇與越國在夫椒決戰,越王勾踐大敗,僅剩5000兵卒逃入會稽山。在勾踐窮途末路之際,范蠡投奔越國,為勾踐出謀獻策。范蠡被拜為上大夫後,陪同勾踐夫婦在吳國為奴三年。三年後歸國,范蠡訪到才貌雙絕的西施,運用"美人計"裡應外合,終於使越國雪恥滅吳。在舉國歡慶之際,范蠡卻攜西施泛舟江湖,悄然隱退。他輾轉來到齊國,改名為鴟夷子皮,意思是說自己就像盛酒的革囊,用起來可以很大,收起來可以很小,能隨機應變把握命運。范蠡在齊國經商,很快就獲利千萬。齊人推舉他做了國相,可是才過了三年,他再次激流勇退,歸還了相印,散發了家產,搬遷到陶定居,自稱陶朱公。定居陶後,他不僅經商,還養魚,沒幾年,又獲利巨大。當地民眾尊陶朱公為財神,乃中國儒商之鼻祖。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縱觀范蠡的人生,無論是治國還是齊家,是從政還是經商,他都能游刃有餘,在雲譎波詭的時代掌控自己的命運。與范蠡一同輔佐勾踐的重臣文種就是另一番命運:他在越國滅吳後沒有聽從范蠡的勸告離開越國,不幸被勾踐賜劍自絕,應了范蠡的預言"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范蠡具有名士風流的魅力,這當然不僅僅是指他在功成身退後攜得西施美人歸,而主要是說他的人生表現出一種進退有度的藝術格調。如同一位與命運博弈的高手,范蠡運籌著自己的人生,並且每一次都穩操勝券。范蠡兩次辭去高官,通行的說法是為了避禍。當然,范蠡洞悉了勾踐嫉賢妒能,"可與共患難,不可共安樂",但以范蠡的智謀與勾踐週旋,勾踐恐怕不是他的對手。范蠡在輔助勾踐成就霸業後選擇離開,其實另有著更深層的心理動因:如果范蠡繼續留在越國,官位已封頂,政績也達到頂峰,已沒有什麼發展空間,因此他另闢蹊徑,轉移商場,再顯英雄本色。後來他放棄齊國國相的地位和萬貫家財來到陶,也是同樣的道理:一方面為了避免他人的嫉妒和覬覦,另一方面為事業的發展開闢新天地。
細細思量,范蠡一次又一次將自己從高位降落到平地,與瀑布的降落何其神似,都蘊含著人生的大智慧--瀑布甘於居下,是有進取精神的,它在降落的同時也在積蓄勢能,為奔向前程提供動力;而范蠡主動辭官,散發家產,也是以退為進,為才能的施展騰挪出更廣闊的空間。對范蠡而言,權力和金錢並非他生活的目的,他的目的是追求一種不斷超越自我的成就感。因此他需要一種將自己的才華和潛能充分調動起來的環境,這促使他在越國瀕臨滅亡之際投奔勾踐,在功成名就之時又灑脫地放棄已經擁有的資本從頭再來。在瀑布和范蠡身上,印證了這樣的道理:退,其實也是一種智慧,一種超越!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縱觀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