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夕法尼亞大學PCP-PCCW國際特訓班面向全國選拔優秀高中生赴美,前期已經在北京進行選拔,近期,還將在滬進行選拔。近日,該校在滬舉行的親子交流活動上,記者獲悉,在不久前的招生面試中,一位奧數獲獎選手慘遭淘汰。當時,一位賓大教授問他:「你讀書讀得這麼好,是為了什麼?」他說:「是為了掙錢。」教授又問:「掙錢是為了什麼?」他答:「為了周遊世界。」教授問:「除了周遊世界還想幹什麼?」「還可以買房子。」「買了房子還想幹嘛?」「讓父母一起住」......最後,洋教授將這位奧數佼佼者淘汰了,原因是:「沒有回報社會之心,我們希望培養的是對社會有價值的人。」「我們面試學生的標準是:40%的學習成績、40%的綜合素質,還有20%的價值觀。這名奧數獲獎選手在價值觀上被‘篩’掉了。」項目組委會主任孫天群告訴記者。之所以有這樣的標準,是因為一些成績不錯的學生到國外留學後被發現「水土不服」,不知自己學習的目的是什麼,有的還整日沉溺於網路遊戲,迷失了自我,每年這樣的孩子都會有一批,因此有必要在面試中提前瞭解。
得悉此事後,一位家長驚訝地表示:「奧數得獎也沒用啊?平時一直在敦促孩子好好學習,要有好分數,要爭取得獎,現在看來,國外大學重視的可不是這些。」但也有家長表示理解:「我覺得這位得獎者倒在面試關上,還是令人心服口服的,他輸的不是一次面試,而是一種個人素質的積累。即使他的學習成績再好,也不代表這個人就是優秀的。」
一名大學生認為,自己只知道上大學是為了找份好工作。可是沒人告訴自己,上大學真正的目的是什麼,在大學裡究竟應該怎麼過,於是,大學校園裡,男女成對談戀愛,三五成群玩網游,一群人圍在一起打牌,學校幾乎成了娛樂場所。
光明中學校長穆曉炯認為,該校以往的奧數得獎選手大多被國內名校錄取,這件事反映出中外學校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價值觀念。「我們的教育比較重視行為規範,對價值觀的培養的確比較輕視。學生對於自己將來要成為怎樣的人、期望自己要有怎樣的發展、要給社會帶來些什麼、人生的方向和目標思考得比較少。」
上海政法學院社會學系主任章友德分析,一些國外名校選擇學生的觀念,也體現出學校的價值取向。「教育改革要明確教育的價值和定位,要把人才培養、價值觀塑造和知識傳承結合在一起,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出對社會有用的人。」
- 關鍵字搜索:
- 國外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