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官方媒體的報導,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黃石第九中學要求七年級四個實驗班的學生每人交2000元,以便把他們教室的黑板換成高檔電子白板。當同年級普通班學生的家長質問校長為什麼不為普通班更換黑板的時候,校長給了兩條理由:一,這些學生成績較差,能把課本上的東西搞明白就不錯了;二,普通班學生的家庭條件也不好。如果不是中國媒體的報導沒有把事情講清楚,就是這位張校長有點答非所問:是否更換黑板應當拿學生成績好壞作標準嗎?再說,家庭條件不好的學生如果都集中在普通班,那是偶然情況,還是另有原因?
張群力校長還說,有錢人家孩子一個暑假能花幾千元學英文、鋼琴,而窮人家是完全做不到的。這句話說的倒是事實,但是他接著就把事情上升到一個社會學高度,說什麼"窮人和富人是不可能享受同等教育的。"
這個故事曝光後,有人認為張校長的言論值得譴責,也有人認為他說的是大實話。
美國馬里蘭大學教授孫遠釗表示,孤立地看張校長的話,會覺得他沒有說錯,但是人們還是要聽聽他的弦外之音:
"這個話的後面有個含義,不是這個話的本身。他說這個話的關鍵是在於他是在什麼樣的場景之下說的這個話?"
孫教授說,張群力校長就是否應當更換黑板一事對學生家長說的話是不適當的:
"初中義務教育嘛,你義務教育階段,你不能講這種話。義務教育的你不要講這個。但是你如果今天談到的是大學,它不是義務教育的範圍了,那的確有這個嚴重的問題。因為的確學校現在開始收學費,高學費政策等等...那變得真的好像有錢的人,他才有機會受到高等教育,那這個是個大問題。"
美國僑界知名人士張聞選博士表示, 張校長"說了糊塗話":
"我覺得這個校長太‘資本主義'了,在美國,美國人都不敢講。誰敢這麼講嘛。"
美國俄克拉荷馬中部大學教授李小兵表示,張群力校長的言論及其背景雖然並不複雜,卻反映了中國社會和教育界的一些問題:
"我同意一些人覺得他說得是大實話,是反映一個社會情況。但作為領導、作為校長的話,這個話是不應該說,但是確實也反映了現在不光是中國教育,中國社會的這種兩極分化這種情況,就是貧富差別呀、教育上的差別呀。中國政府做了些努力,包括貧困地區的孩子上學呀提供助學金、獎學金呀等等。但是學校還是考試挂帥,還是強調考分、強調精英教學。把學校的精力呀、時間呀甚至財力呀花在重點班,所謂尖子學生上面,確實有這個問題。但是這不是一個人的問題,這是個社會問題,也是一個體制問題或者是政策問題。現在來看呢,這就是一個社會現狀。"
李小兵教授說,中國官方意識形態與現實之間有差異:
"中國政府是想講這個社會主義的優越性。社會主義的宣傳、社會主義的意識,強調貧富均等呀、教育平等呀、窮孩子也能上大學。但又是資本主義競爭的現實,所以這是中國特點, 不光是在教育界,在別的各個企業也是這種情況。"
馬里蘭大學的孫教授說,辦教育的人一定要踐行"有教無類"的理想:
"我們在中國因為受到很多儒家傳統思想的影響。那麼,一個很重要的一個理念尤其是辦教育的,不管他現實情況是怎麼樣,還是要有個理想的層面。那這裡面很重要的一個理念叫做‘有教無類'。這是我們做教育的人無時無刻必須要銘記在心的一個使命感。‘有教無類',特別那些弱勢的這些人群。他經濟能力不夠,因為種種的原因,他沒有辦法接觸到這些教學的材料。你更要給他更多的機會,讓他有機會能夠看到這些東西,想辦法拉他一把,把他拉上來。這個才是你讓這個社會能夠慢慢平均的一個很重要的一個工具。你要給他同樣的工具,讓他用工具去‘釣魚'。你教育的目的是要教人怎麼樣懂得使用各種各樣不同的工具去‘釣魚'。"
張聞選博士表示,中國政府應當為更多窮人家的孩子提供獎學金:
"在美國,孩子好的話拿獎學金是不難的,所以政府應該拿一筆錢來,交不起學費的或者需要經濟補助的話給他補助,這個辦法在美國也在做。"
孫教授表示,雖然美國不講儒家思想,但是美國實際上也是講有教無類的。
"他們也在設法去改善這個狀況,包括比方說你在都會區裡頭、城市裡頭的一些平民窟等等,它還是有這個現象。所以美國它沒有儒家思想,但是它實際上做出來的事情呢跟儒家思想的觀念是一樣的,也是希望‘有教無類',至少在教育上你不能夠再去做這樣的一個分隔。"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窮人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