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方法之一:在國內什麼樣,出去後還什麼樣
中國學生對在中國怎樣當個好學生很清楚。但如果到了國外還完全照搬老一套,就不會成功。
中國的教育制度獎勵那些能把必要的內容死記硬背下來的學生。中國學生相互競爭,看誰的個人成績在分數榜上名次更高。而北美的學校認為,只有當學生們都理解了重要的概念、法則,並且能以不同的形式運用知識,學校才獲得了成功。
當一個中國學生在北美的學校裡仍試圖單純地死記硬背,而他的同學不那麼用功卻拿到了更高分時,結果就難免令人鬱悶。這是因為有的學生能夠以不同的方法來寫作業、做卷子,顯示了他們對所學的法則有更深透的理解。在北美,兩位不同的學生可能對同一個考試的卷子做出截然不同的回答,卻取得相同的分數。這樣的學生往往能運用額外的知識來進行論證,而那些額外的知識要麼來自他們利用個人時間所做的課外閱讀,要麼來自於他們對哪些信息能更有力地支持某個觀點有更好的認識。
失敗方法之二:做個被動學習者
西方國家對中國學生有一種成見:一個典型的中國學生,會安安靜靜地坐在課堂裡,從來都完成作業,並且在贏得數學和理科類課程的全班最高分。然而,這名中國學生在文學、歷史、心理學以及其它那些需要每個學生對教材的文字內容形成個人觀點並加以闡述的課程當中,表現就差得多了。
這兩類課程的主要區別之處,在於(後者)要求學生通過開放式的討論、辯論,以友好而又有技巧的方式挑戰同學和老師的觀點,並形成自己的理解。北美的學生自小學起,就以這種學習方式培養了自信。不僅如此,北美學生自幼年起就以學習小組的方式學習。他們以這種方式寫報告、做展示和完成其它團隊合作成果,就像他們長大成人之後進公司組成工作團隊一樣。
遺憾的是,一個北美同學眼裡典型的中國學生,常常被看成是小組的負擔,而不是財富,因為他的技能不適合為小組完成所開發的產品做出什麼靠譜的貢獻。而一個中國學生如果多一點個人的勇敢精神,多培養自己在社交和學術方面的技能,則會更容易被同學們所接受,同時也更容易取得高分。
失敗方法之三:把自己隔絕在當地文化之外
西方國家對當今的中國學生還有另一個成見:他有的是錢,出手闊綽,為了炫耀買豪華車(寶馬、奔馳等等)。當地學生討厭這個。這等於告訴他們:這個中國學生不在乎與當地學生打成一片,而只想在海外華人群體當中出人頭地。
這名中國學生的心態還有另一個表現形式,就是花大把時間跟他的中國朋友呆在一起,說中文、下中餐館、去華人娛樂場所。這樣做,當然可以讓這名中國學生享受舒適的文化生活。但是,這也意味著他並沒有從所在國同學和其它國家同學身上學什麼東西。
- 關鍵字搜索:
- 加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