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念數字沒邏輯 德鼓吹學華人

 2010-03-01 15: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中國人比較有數字概念,至少比歐美人強太多了。這是近來歐美專家的看法,這些專家不但宣揚中國人的數字概念,還希望全盤引進到歐美的語言文字中。

這幾年來,歐美的教育學者不斷讚揚中文的數字念法,不少數學教育專家指出,中文的數字念法簡單又有邏輯,讓華人學童的數學能力普遍高過歐美。

這個說法不是空穴來風,歷次全球評比,中港臺及日韓學童的數學能力普遍名列前茅,而法德美英等國學童數學能力皆不佳。

不少歐美數學教育家因此積極研究中國人的數字概念及用法,如美國學者米勒多年前便與香港大學合作研究中文數字與數學的關係和兩地兒童學習差異現象。

米勒發現,西方孩子在3歲時,從1數到10的能力與香港和中國的兒童不相上下,但從4歲起,歐美兒童能數到20的比率就大幅下降,而華人兒童能數到50的比率高出西方小孩很多。

為什麼?因為中文數字念法有簡單可依循的邏輯,而英法德文卻沒有,從11到20都是一個新字,而從21到100又是另外一些字,光要熟悉這套念法就需要很久的記背,何況演練?

中文的11,念的方式便是11,21就是21,以此類推,非常簡單,但德文的11是一個字,21又是另外二個字,且德文21的念法和中文完全背道而馳,念成1和20(ein und zwanzig),要先說1再說20,這種念法不僅使人神經緊張,而且容易出錯。

這是德國人算帳方式和東方人不一樣的原因。一位臺灣電影導演最近參加柏林影展搭乘計程車,車資是21歐元,導演拿出100歐元給司機,他先找回9元給她,女導演急著要趕路,拿了錢便下車,慢吞吞的德國司機則向離去的她大聲喊謝,他以為臺灣人給他70元的小費。

碰到這種情形德國人找錢的方式是:先找9元,這樣是30元,然後再找20,這樣是50,最後再找50,便是100。東方人不會這樣算,如果車資21,拿100來,任何東方人都會很快找回79歐元。

而德國人則會有困難,他們的數字念法太複雜使得他們必須以加法來算帳,而無法用減法。

法文還有更瘋狂的地方,法文的79念法是60和10和9(soixante-dix-neuf)。這個念法在瑞士開始有了改革,瑞士人畢竟精明一些,現在念80只用一個字octante,念90也只用一個字nonante,而法文念90則是4個20和10。

「中文數字的念法有驚人的邏輯感,我們望塵莫及,只有甘拜下風」,法國數學家丹海納說。他舉例說,要念出364,中文的念法簡單明瞭364,而德文的念法則非常冗長麻煩,要先說300再說4再說60,難怪德國人數學不好。

波鴻大學數學專家葛利增便鼓吹政府改變德文數字念法,他和一批同道的國際學者認為,德文念數字應該從左念到右,21不該先念1再念20,應該學習中國人的念法,而且要徹底地全盤接受,全數模仿。這些學者認真推動此事,德國一大群教育家2006年就成立了廿一協會(網址http://www.verein-zwanzigeins.de/),鼓吹學習中國人的數字概念。

来源:聯合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