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談玉說蟬

 2010-03-29 01:2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我國的玉器歷史悠久,品種多樣,用途廣泛,其中不乏具有鮮明時代特徵和特殊用途的品種,玉蟬就是其中之一。

蟬是人們常見的昆蟲,由於它鳴聲響亮,生活習性奇特,因而很早就受到人們的關注。據考古資料記載,早在新石器時期就已有玉蟬出現,著名的商代殷墟「婦好」墓,曾有玉蟬出土,同時出土的玉墜、玉琮也有一些飾以蟬紋。可見蟬的形象作為一種裝飾,已經問世好幾千年了。

玉蟬就其用途,大體可分為三種:一種為佩蟬,顧名思義,是專門佩帶在人身上以作裝飾和避邪而用;另一種為冠蟬,是作為飾物綴於帽子上的;還有一種用途較為獨特,被稱之為含蟬,這是一種專門放置於死者口中的隨葬品,在我國漢代,玉器中出現了一個獨特的新品類,即成套的喪葬玉,在此前雖已有用於喪葬的玉器,但成系列出現還是在漢代。

漢代人講究厚葬,他們認為用玉隨葬可以達到使屍體不朽的目的,因此人死後要用玉做成所謂的「九竅器」來遮蓋填塞身體的孔竅。其中放置於死者口中的玉器稱之為玉含,而玉含中最為常見的就是含蟬。古人認為蟬性高潔,「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蟬在最後脫殼成為成蟲之前生活在污泥濁水之中,等脫殼化為蟬時,飛到高高的樹上,只飲露水,可謂出污泥而不染,故而十分推崇。還有一種說法,即認為蟬在秋涼之時從樹上鑽入土中,等來年春暖再從土中鑽出爬上樹,能夠週而復始,生生不息,因此死者口含玉蟬便可祈望轉世再生。其實這只是人們的一種誤解,鑽入土中的只是細小的蟬的幼蟲,蟬的幼蟲在土中要蟄伏很長一段時間,短則兩三年,長的甚至可達十七年之久,難怪人們不知道土中的蟬是怎麼鑽進去的了。

玉蟬中最有特色的當屬漢代的玉蟬,其線條簡練,粗獷有力,刀刀見鋒,表面平滑光亮,邊沿棱角鋒利,翅尖幾可刺手,素有「漢八刀」之稱。其後的玉蟬,紋飾漸趨繁縟,有的翅膀竟像蒼蠅翅那樣撇開,早沒了漢代玉蟬的那股神氣,特別是器物邊沿及翅尖被磨成了圓角,這也是判斷是否漢代玉蟬的重要依據。

佩蟬、冠蟬和含蟬的區別在於:佩蟬在頭部有對鑽成「ˇ」形的像鼻眼,用以穿系便於佩帶;冠蟬則於腹部穿眼,眼形有直穿眼也有像鼻眼,可以穿線固定在帽子上;至於含蟬就不需要穿什麼洞眼了,三者是不難區分的。

来源:中華博物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