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上餐館最不該點什麼菜你知道嗎

 2010-04-28 21:3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導讀:油的極性程度越高,受熱之後劣變程度越高,家庭成員得高血壓的危險就越大。也就是說,反覆加熱的油會增加人們患高血壓的危險,家裡用的油加熱次數比較少,尚且有這樣的關係,如果是餐館裡那些加熱不知道多少次的油,就更加危險了!

為什麼館子裡的菜要「過油」?

節假日,大家都喜歡下館子吃飯,總覺得家裡的菜色香味不那麼過癮,只有館子裡才能做出特別好吃的「大菜」來。可是,為什麼這些菜這麼亮、這麼香、口感這麼好呢?

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館子裡的菜要「過油」,有些乾脆就是油炸處理。比如說,做「地三鮮」的時候,土豆、茄子都要在油裡過一下,撈起來,然後再二次炒制,所以既不會變黑,又特別明亮、香濃。又比如說,所謂的「乾煸豆角」,其實都是在油鍋裡炸出來的,又快又香又好看。無論是肉絲還是蝦仁,統統都要先扔進油鍋洗個滾油澡,再下鍋和其他材料一起炒。

非地溝油致病的秘密

不過,麻煩也就這樣產生了。過油要用至少半鍋油,而炒一個菜用不了這麼多。餘下的油怎麼辦呢?當然是倒回油罐裡,下次接著用。於是,油就這樣被一次又一次地加熱,和炸油條時長時間受熱的炸鍋油區別也不大。

對於這種油,食客們並沒有太強烈的反感情緒。唯一的埋怨,就是它口感有點黏,有點膩,不像新油那麼滑爽。但是人們不知道,這種反覆加熱的油對身體的傷害相當大,可怕程度毫不遜色於氫化植物油,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西班牙科學家的一項研究,對家庭中常用的炸鍋油進行了測定,對538份樣品油的氧化聚合程度和極性程度做了評價,同時調查了1226名家庭成員的健康狀況。結果發現,油的極性程度越高,受熱之後劣變程度越高,家庭成員得高血壓的危險就越大。也就是說,反覆加熱的油會增加人們患高血壓的危險,家裡用的油加熱次數比較少,尚且有這樣的關係,如果是餐館裡那些加熱不知道多少次的油,豈不是更加危險!

橄欖油做炸鍋油時效果更強

研究人員還發現,用不飽和程度特別高的油,比如葵花籽油,要比用橄欖油做炸鍋油時的效果更強。人們通常有一種誤解,認為橄欖油不能加熱,大豆油反而可以加熱,這是一種誤解。實際上,橄欖油以單不飽和脂肪酸為主,而大豆油、葵花籽油、紅花油、玉米油等以多不飽和脂肪酸為主。脂肪酸的不飽和度越高,它們的耐熱性越差,受熱時更容易發生氧化聚合和水解、裂解、環化等反應,對人體更為有害。工業油炸食品時用棕櫚油、牛油等,正是因為其中飽和脂肪酸多,油脂的熱穩定性強。

用這些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來炒肉燉魚,其實還有另外一方面的巨大危險,那就是動物性食品中的膽固醇可能被氧化成為氧化型膽固醇。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表明,食物中的膽固醇本身並不一定引起血脂升高,與心臟病的危險也沒有直接聯繫;但氧化型膽固醇卻是傷害血管內皮和引發動脈硬化的罪魁禍首。在炒菜時,魚肉蛋中的膽固醇有部分融入炒菜油當中,這些油如果被反覆加熱,膽固醇就會和不飽和脂肪酸一起被氧化,從而給人們帶來危險。

為什麼常下館子的人高血壓、冠心病多?

說到這裡,大家都能想到,為什麼常下館子的人當中,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人那麼多。除了飲食內容本身不合理之外,反覆使用的炒菜油也是一個重要的危險因素。在下館子的時候,建議更多地點那些燉煮菜、清蒸菜、涼拌菜,降低炒菜、煎炸菜的比例,可以盡量減少這種風險。

另一方面,在家烹調的時候,千萬不要像「天天飲食」之類美食節目當中所教授的那樣,按大廚的方式給菜過油。咱們在家吃飯,不要老想著做成餐館裡的味道口感。在家吃,就吃個清淡、安全、舒服、營養。如果把家庭廚房變成餐館做法,天天吃炸鍋油,天天大魚大肉脂肪過剩,豈不是害了全家人。

来源:搜狐博客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