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韓國首爾著名購物區明洞的一家化妝品連鎖店幫姐姐買護膚品,走進店裡用英語詢問產品的價格和功能,說不上兩句,服務態度誠懇但英語對話能力有限的 年輕店員就接不上話。就在我準備轉身離開的那一刻,店員改變使用的語言問我說:「你可以說漢語嗎?」,讓我馬上感覺一陣輕鬆,也化解了當下兩個人無法溝通 的尷尬氣氛。
發現我們彼此有了共同語言後,店員開始用流利的漢語向我介紹各種產品的成分、用法和價格,如含人參、稻米和水果等不同元素的面膜,各種 各樣由天然植物製作的潤膚品,其功能包括淨化皮膚、保濕和保持彈性肌膚。店員的發音雖然不算特別字正腔圓,但在產品說明方面的精確表達能力卻讓人留下深刻 的印象。
仔細觀察,發現穿著該品牌制服的店員衣領上別著兩個不同國旗的領針,一個是日本國旗,另一個則是中國國旗。店員告訴我說,它們代表了服 務人員所掌握的語言,方便旅客得到最好的服務。而她除了韓語和一些基本的英語,也能說流利的日語和漢語。
交談過程中聊到韓國旅遊業,店員說,日本旅客是韓國市場的傳統客源,所以向來都有會說日語的韓國店員,而近來隨著「韓流」流行文化風靡 亞洲其他地區,臺灣和香港的旅客越來越多,中國旅客更是與日俱增,而明洞購物區的商店店員就集中了很多會說漢語的服務人員。
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前日公布,中國2009年超過法國躍居世界第四大旅遊消費國。2009年中國旅客的出境游消費高達437億美元,比 2008年(362 億美元)增長了21%。在這個大背景下,結合自身流行文化的軟實力出口帶動的旅客消費,配合自身優勢產品的品牌推廣,韓國積極面向中國旅遊市場,是一種善 於把握商業機遇的表現。
環視周圍,該化妝品店內的其他店員每個人都別上代表其語言能力的領針,當時粗略計算,中國國旗的領針最多,顯然大多數的店員都會說漢 語,可見該店對於漢語旅客的重視程度。而店員所言不虛,在明洞購物的半天裡,確實發現漢語很好用,少了溝通的障礙,服務品質提高同時,也讓旅客的消費經驗 獲得提升。
應該是和個人的生活和成長背景有關,每次出國總是很本能地假設英語是最通行無阻的語言,但過去一個星期在首爾休假,體會最深的應該是漢 語的廣泛使用。幾天下來,即使在知名觀光區外的商店也遇到過說著流利漢語的店員,而有好幾次在傳統韓國餐館內,我都是靠說著漢語的服務員的介紹和幫忙點 餐,解決了看不懂韓文菜單的問題。
後來思考這個現象,想必是由於中國和韓國在歷史和文化傳統上的淵源(韓國曾經是中國的藩屬國,韓文大部分可以用漢字表達),以及當下中 國經濟崛起後的務實導因,促使漢語在韓國日益普及。而有意思的是,漢語的掌握和使用或者雙語的能力並不是一種精英現象,而是站在服務業第一線,面向旅客的 服務人員的一種基本能力。
行程的最後一天,參加了一個到非武裝地帶(DMZ)的英語半日游,韓國導遊或許是看了我的華人臉孔,所以用漢語和我交談,談到目前有八 成的韓國父母讓小孩在校外學習漢語,她每個月都必須花錢讓孩子去上漢語課。問她為什麼要讓小孩這麼辛苦,能說韓語、英語、日語和漢語的導遊說「因為多懂一 個語言很有價值,而且這個時代懂漢語很重要。」這麼清楚而明顯的道理,當時對我來說,聽起來特別有共鳴。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多懂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