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昀,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雲,謚號文達,生於清雍正二年,卒於清嘉慶十年(1724—1805)。直隸獻縣(今河北省滄州市滄縣)崔爾莊人。紀曉嵐是清代傑出的文學家、評論家、編纂家和思想家,也是一位真正的楹聯大師。金克木在《聯話》一文(見其《蝸角古今談》一書)中說:「小時候到私塾上學」,「老 師告訴我,聯語盛於清朝,有兩大家,前者紀曉嵐,後是俞曲園(樾)」,梁章鉅是紀曉嵐的學生,在《楹聯叢話》一書中,他言必稱「紀文達師」,對紀氏聯語, 常讚之曰「大手筆」,或謂「非先生不能道此語」,「叢話」一書論及聯家數百上千,復無第二人享此盛評。
紀昀的妙聯巧對大多不見於正史,也罕見於他的詩文集,(《閱微草堂筆記》中僅錄其聯語4副)多零碎見於各種野史筆記,或以故事形式在民間廣泛流傳。《楹聯叢話》收錄了他20餘副作品,當然遠非全部。今人朱惠民先生有《紀曉嵐楹聯尋蹤》,另楊濤《紀曉嵐外傳》已收錄不少紀氏聯語。
紀曉嵐楹聯,在藝術上有幾大特點:一是工切,二是奇巧,三是幽默,四是機敏,五是精深,六是富有氣勢。其中尤以幽默機智為時人激賞。清江藩的《國朝漢學師承記》卷六說紀昀「胸懷坦率、性好滑稽,有陳亞之稱。然驟聞其語,近乎詼諧,過而思之,乃名言也。」
他的題財神和藥王合廟神龕聯:
有錢難買命;
無藥可醫貧。
上聯指出了錢的侷限性,批判了「金錢萬能」的人生觀。下聯指出藥的侷限性,它不能醫治貧困,實際上是對世上貧富不均現象的揭露和譴責。聯語工巧而深刻,可稱格言。
他的兩副諷庸醫聯更是諷刺聯中的傑作。
其一:
不明財主棄;
多故病人疏。
聯語巧改孟浩然《歲暮歸南山》「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詩句成聯,一字之移,一字之改,聯意大變,出奇制勝。清獨逸窩退士評曰:「一調換間,而形容曲盡」(見其《笑笑錄》)
其二:
新鬼煩冤舊鬼哭;
他生未卜此生休。
聯語為集句。上聯出自杜甫《兵車行》,下聯出自李商隱詩《馬嵬》。兩詩句移植聯合成聯,頓生新意,諷刺庸醫,入木三分,真乃奇蹟也。橫批為「明遠堂」三字。《論語·顏淵》有「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兩句,取其中「明」、「遠」二字,意謂醫生「不行」。橫批與聯語配合, 極具諷刺之藝術性。
《巧對錄》載,有兩位生員同訪紀曉嵐。一額有黑斑,一左目記瞽。紀見而大笑不止,兩生驚訝,問其故。紀曰:吾偶從杜句得一聯云:
片雲頭上黑;
孤月浪中翻。
上聯出自杜甫《陪諸貴公子丈八溝攜妓納涼晚際遇雨》詩,下聯出自杜甫《宿江邊閣》詩。集而成聯,戲謔兩生員是也。
紀昀的過人才華更體現在與人應對聯句上,常不假思索,脫口而就,而對仗工巧,無可挑剔。此等別才,實屬空前絕後。
太極兩儀生四像;
春宵一刻值千金。
上聯繫邀宴主人為紀昀遲到而出句,系《易經·系辟》中成句,紀昀對句是蘇軾《春夜》中詩句,對仗工穩更語義雙關。
水部火災,金司空大興土木;
北人南相,中書君什麼東西。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工部(當時也稱水部)署遭遇火災。乾隆批交尚書金簡大司空負責修復。一日早朝前,群臣在朝房待詔,劉墉擬出此上聯。聯中嵌入金、木、水、火、土五行。一時無人能對,適值紀昀入朝,亦到此間。眾官將劉墉出的五行聯告知紀昀,並要他作對。紀昀略一思索,時有一新選中書,為南方人,體魄魁偉,常自負為「南人北相」。便道:「要對上亦不難,不過於新中書有所不便。」眾官說此事無妨,紀昀於是對出了下聯。聯中嵌入了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而且對仗工整,頗為精穎。
十口心思,思子思妻思父母;
寸身言謝,謝天謝地謝君王。
上聯以「思」字為題,系乾隆試探紀昀探親之意而出。下聯拆「謝」字,委婉表達領會聖旨和「謝主龍恩」之情。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過大佛寺,寺佛大過人。
此為紀昀對乾隆聯,上下聯皆可正、反兩讀,俗稱回文對,一時傳為佳話。
作為「天下第一文學侍從」,紀昀常跟隨君主左右,有時難免要作一些應制奉承聯語,用今天的眼光看,思想內容不足取,但其藝術上極其高明,儘管乃阿諛之辭,卻是雅而不俗,一如李白的《清平調》三章。乾隆五十壽辰,紀賀聯云:
四萬里皇圖,伊古以來,從無一朝一統四萬里;
五十年聖壽,自茲而往,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此聯以數字的工對見奇,乍看似乎平鋪直敘,細品卻是妙趣橫生,故時人稱其「氣象高闊,設想奇創」,「對幅折頌萬歲,工慧絕倫」。又題承德避暑山莊「萬壑松風」聯,賀乾隆八十壽:
八十君王,處處十八公,道旁介壽;
九重天子,年年重九節,塞上稱觴。
《楹聯叢話》載,此聯上聯為彭元端所得。「八十」「十八」回文,而「十八公」,「松」之謂也。介壽,祝壽。《詩·七月》:「為此春酒,以介眉壽。」彭難其對,弛書屬紀昀成之。紀立揮而就。彭元瑞得之嘆曰:「曉嵐真勝我一籌矣」!塞上,指避暑山莊。稱觴,指舉行壽宴。
紀昀喜作智巧聯語,但也非儘是遊戲文章,其悼挽抒懷之作,則可見其聯藝的另一方面。其挽朱笥河一聯云:
學術各門庭,與子平生無唱和;
交情同骨肉,俾予後死獨傷悲。
朱筠,字竹石,號笥河。其人博聞宏覽,好金石文字,精書法,著有《笥河集》。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病逝,紀昀撰此輓聯。朱筠與紀為同榜進士,與紀昀交誼深厚。只是他喜歡金石書法,而紀昀多寫詩文聯對,這便是「學術各門庭」之意。為此,兩人沒有詩詞、對聯方面「唱和」之往來。不過論「交情」,還是情「同骨肉」的。聯中「獨」字用得尤為貼切,聯語把學術與友情分開來寫,直言不諱,更覺真實,淒婉動人。《楹聯叢話》評此聯說:非朱筠「不能當斯語,非文達[紀昀]師亦不敢作斯語也。」
又挽劉統勛聯云:
岱色蒼茫眾山小;
天容慘淡大星沉。
劉統勛,雍正進士,山東諸城人。於乾隆時官至東閣大學士兼軍機大臣,甚為朝廷所重。乾隆三十八年(1773)11月卒於上朝之輿中。帝聞訊,失聲痛哭,親往弔唁。上聯讚其高位。劉是群臣之首,故將他比做五嶽之首的泰山。「岱」,泰山的別稱。杜甫《望岳》詩:「岱宗夫如何?」「眾山小」,亦出自杜甫《望岳》詩:「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下聯寫其哀榮。「天容慘淡」,喻指乾隆帝聞耗失色、痛哭流涕的情景。「大星沉」喻劉之死。聯語善用比喻,把崇敬之意、緬懷之情表達無遺。梁章鉅評曰:「語重句奇」(《楹聯叢話·卷之十·輓詞》)
紀昀題京師戲館聯,則應視為他真正的代表作:
堯舜生,湯武淨,五霸七雄醜腳耳,漢祖唐宗,也算一時名角,其餘拜將封侯,不過掮旗打傘跑龍套;
四書白,五經引,諸子百家雜曲也,杜甫李白,能唱幾句亂彈,此外咬文嚼字,都是求錢乞食耍猴兒。
此聯根據戲館舞臺的特點立意,同時縱觀歷史,放論文化,其落筆居高臨下,有睥睨古今、雄視天下之勢。短短几十字,把歷代叱吒風雲的帝王將相,代表中國文化的一切神聖經典,一筆帶過,甚至有些鄙夷不肖。這既體現了作者的眼界和學識,更表現出強烈的憤世嫉欲感情。清代李伯元在《南亭筆記》(卷五)中評價說:「此聯世傳為曉嵐先生之作,上下古今,包羅一切,其手筆之大,眼界之寬,詢有非先生不辦者。」
紀曉嵐作為一位大學者,他對楹聯也有一些精闢論述。梁章鉅在他的《楹聯叢話》中輯錄了一些,吉光片羽,很有研究價值。
《楹聯叢話》「卷一故事」開頭即謂:
嘗聞紀文達師言:楹帖始於桃符,蜀孟昶「餘慶」「長春」一聯最古。
在當時,紀氏此說可謂是關於楹聯起源的權威論斷。梁章鉅基本採用了這個觀點並加以發揮。這個觀點長期以來被奉為金科玉律。直到近年來才受到質疑。現今楹聯學術界普遍認為,楹聯應起源於唐。孟昶題桃符帖則可能是春聯之祖。
《巧對錄》卷一載:
紀文達師曰:昔宋人四六喜綴成句,然一篇之內,不過數聯而已。
《巧對錄》卷一又載:
紀文達師曰:《左氏傳》一書,文繁詞縟,學者往往緯以儷語,取便記誦。
該書卷二又載:
紀文達師曰:對句類書始於隋杜公瞻之《編珠》。
以上三段文字雖比較零星,但從中似可窺見紀昀對楹聯特別是對句類書是有一定研究的。宋人四六成句,指宋文人的字詞巧對,如王安石的「帶眼;琴心」「生白,殺青」之類。集《左傳》句對書,宋代即有崔升等十餘家,已佚。唯存徐晉卿《春秋經傳類對韻》一卷。
紀昀最重要的聯論,則是其「無不可成偶者」之謂。此語又謂「天下無不可對之對」。梁恭辰《巧對續錄》載:
吾師紀文達嘗言,世間書籍中語,無不可成偶者。客舉「惟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公應曰「有寡婦見鰥夫而欲嫁之」。又舉「孟子致為臣而歸」,公應曰:「伯夷非其居不仕」。
紀昀的這一思想,很可能來自蘇軾。《冷齋夜話》載:東坡曰:「世界之物,未有無對者,皆自然天成之像。雖文字之語盡然,但學者不思耳。如因事當 時為之語曰:‘劉賁下第,我輩登科’,則其前有‘雍齒且侯,吾屬何患?’太宗曰:‘我見魏徵常嫵媚’,則德宗乃曰:‘人言盧杞是姦邪’。事非一時,則有需 時而後得對矣。」
蘇軾、紀昀兩人「未有無對」之論,其本質是源於一種哲學上的信念。即所謂「物生有兩」,而儷句則應是「無獨有偶」。正因為有這種信仰,許許多多 佳聯趣對才得以珠聯璧合,而不至形單影隻。但亦有半聯高懸,知音難覓者。即所謂絕對。十分湊巧的是:蘇、紀兩位堅信無不可對的大師,竟各被一聯難住,苦思 而不得佳偶。而後人絞盡腦汁,亦未能交出完滿答卷。遂成為「千古絕對」,誠為聯史之奇事也。
難住蘇軾的半聯是:
游西湖,提錫壺,錫壺掉西湖,惜乎錫壺!
難住紀昀的半聯是:
明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葛亮。
第一聯巧在「西湖」「錫壺」「惜乎」三詞諧音反覆,意思連貫,猶如繞口令。妙不可言。第二聯巧借諸葛亮之姓名及字,一語雙關,又內含自對,「明」對「亮」,「孔」對「葛」,「個個」對「諸」,妙若天成。兩聯應對皆有極大難度。1994年,澳門楹聯界懸三萬元(港幣)大獎,欲以此十二言絕對求 偶,以了結聯壇上的一段懸案。歷經一年多時間,收到海內外對句68000 多比,始終未能覓得理想佳作。
紀昀精諳對偶之道,但他對對偶、駢偶的態度是矛盾的。他有一句論對名言:「駢偶於文字為下格,然其體則千古不能廢。」(《〈文心雕龍〉評》)。正因如此,他平生雖喜作聯語,但卻不願過多地載入文集,傳留後人。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紀曉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