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25日晚在上海舉行的「2010陸家嘴論壇•浦江夜話」上表示,不必對目前部分地方政府高負債率問題有過大的擔憂。
中國許多地方政府債臺高筑,本不是什麼新聞,只是高到什麼程度,大家心裏還沒有數。審計署的審計結果出來之後——2.79萬億元,還是不免讓許多人「莫名驚詫」,於是有人對此表達了擔憂。之後馬上有權威出來給了我們一顆「放心丸」——「不必擔憂」!
按照我們的習慣,本來應該是真的「不必擔憂」了,因為我們是習慣於相信權威的。看看是誰在讓我們「不必擔憂」吧:曾任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如今的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女士。只是因為我們已經被太多的權威忽悠過,所以,也就慢慢有了些「壞脾氣」,不僅要看是誰在安撫我們,還不得不看一看安撫我們的理由是否具有說服力,那麼吳曉靈副主任委員都給了我們一顆怎樣的「放心丸」?她說:部分地方政府2009年負債率過高,與去年的「4萬億元」項目中地方政府資金配套壓力較大有關。「以後國家在啟動類似項目的時候,可以根據各地不同的情況,提出配套資金要求,或者完全不要地方配套。全國人大已有這樣的建議,希望可以改進投資的管理和配套資金的要求」。
地方政府的債臺高筑跟「4萬億投資」肯定是有關的。不過相關程度如何?是個未知數,因此,應該說只是部分相關。這樣一來,吳女士所開出的「藥方」恐怕就很難解決地方政府的高負債問題。國家當然可以通過在對那些債臺高筑的地方進行轉移支付的時候,特別關照,不過,國家的財力「蛋糕」就那麼大,不可能給予太多的傾斜,也沒有能力及道理去幫助地方政府還債。就算人大財經委的相關建議被採納,國家財政轉移支付時不要地方政府的資金配套,也只是讓地方政府在將來的時候,可以減少負債,但對於已經形成的負債,特別是巨額負債,能有什麼幫助呢?所有負債都是要還的,不僅要還本,還得支付巨額利息,除非所有的債權人都大發善心,全部免除了地方政府的負債,但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此,怎能讓人不擔憂?
我們都知道,經濟學上講合理利用財務槓桿,即通過適度負債來辦自己沒有能力辦的事,達到「借雞生蛋」的效果。但它強調的是適度,是要進行科學權衡的,不能負債過多,因為債率過高,就會超過自己的承受力,而且從理論上講,負債率一旦超過100%,就是「資不抵債」,應該破產了。而據審計署的結果看,有7個省、10個市和14個縣本級的債務餘額與當年可用財力的比率超過100%,最高的達364.77%。從理論到實際,都可謂觸目驚心了,如何才能了卻這些巨額舊債?怎能不讓人擔憂?
在那些高負債中,到底有多少是必要而合理的?又有多少是因為地方政府的政績衝動、盲目決策、大手大腳而造成的?問題既然已經擺在那兒了,我們應該去認真調查分析清楚,並努力探索解決的辦法,似乎這才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如果在根本沒有搞清楚形成債臺高筑的具體原因,又還不可能有什麼解決問題的「靈丹妙藥」的時候,只因為政府的轉移支付上可能會有杯水車薪的作用,就大包大攬地讓大家「不必擔憂」,作為「局外人」的社會公眾自然本來「關我什麼事」,也許就真的沒有必要去杞人憂天了;但是,如果那些債臺高筑的地方政府,本來還在感到焦頭爛額,如今有權威給了他們「放心丸」,他們真的就不擔憂了,甚至繼續政績衝動、盲目決策、大手大腳,更肆無忌憚地負責,可如何是好?這,又怎能不讓人擔憂?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地方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