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居民「灰色收入」引發爭論

如果中國人不相信由他們的統計局所公布的數字,他們或許只能怪自己。

有這樣一種觀點正在研究人員中獲得越來越多的認可:富裕的中國人不但向稅務人員隱瞞了他們的收入,在接受政府部門用來統計居民收入的調 查時也說了謊。一個清晰的暗示是,官方的收入數據太低了。

一位研究者寫道,由於人們的隱私意識日漸增強,現在的收入調查中會出現一些漏報和少報的情況,而且調查取樣中高收入群體的數量也相對較 少。

這一言論並非來自投下炸彈的批評人士,而是來自一名統計局官員:王有捐。他上星期在國家統計局網站上發表了一篇長篇文章。文章的免責聲 明說,它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統計局觀點。

王有捐的文章是對最近一篇廣為流傳的文章的回應,即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學者王小魯撰寫的《灰色收入與居民收入差 距》。

王小魯的文章提供了一個不同於常的調查所產生的結果,該調查試圖克服統計局所公布官方收入數據中的偏頗之處。這篇文章說,我們認為居民 收入的現有數據存在重大失真,尤其是在城鎮高收入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上。

為了證明這個問題,國民經濟研究所課題組對數千人進行了調查,受訪者均與調查者相識,因此這大概也讓他們更有可能說實話。王小魯在文章 中承認,由於所使用的方法不同於常規的統計抽樣方式,因此不能用來直接推斷全國總體的城鎮居民收入分配狀況。

不過他採用一些複雜的統計學方法,卻得出了基於受訪者消費模式的收入分配狀況。這個引人注目的結論是:中國2008年人均年收入幾乎是 統計局所公布15,781元(約2,300美元)的兩倍。而這主要是因為高收入群體的灰色收入沒有被包括。

統計局的王有捐說,這一數字有過高之嫌,認為王小魯課題組使用的調查和估算方法有值得商討之處。(其中,他認為人們有可能在收入問題上 對陌生人撒謊,同樣也可能不會對熟人如實相告。)但是他沒有對這種方式提出反對,說王小魯的想法和方式也有可供統計局借鑒之處。他強調,統計局正在促進統 計調查方法制度的不斷完善。

王有捐寫道,我們正在組織開展全國範圍的城鎮住戶大樣本調查,希望通過更大的樣本量、較簡單的問卷、較高的回答率來獲得高收入戶的參與 比例,同時,對無回答住戶蒐集其住房、社區環境等輔助資料來評估常規調查戶樣本結構偏差。我們也計畫對常規調查戶開展一些無記名的郵寄問卷調查來比較其在 記賬過程中的漏報、少報收入比例情況。

統計局的這一回應因其學者式的彬彬有禮而受到關注,文章的語氣就像是同事間在表達不同看法。王有捐在文章最後還感謝王小魯指出了在收入 統計工作中需要關注的問題。在家庭收入的問題上,統計局自身就給出了兩種不同的預測:根據調查,全國家庭總收入為 14萬億元(約2.06萬億美元),而依據資金賬戶顯示,這一數字為17.9萬億元。

這份細緻而專業的回應還因其如何巧妙迴避了王小魯文章所蘊含的政治含義而收到重視:中國的收入不公問題遠比它所表現的要嚴重,沒有人真 的知道那麼多有錢人是如何掙到錢的。王有捐指出,在西方國家多數使用個人收入所得稅數據對居民收入調查結果進行評估校正,而我國還缺乏比較完善的個人收入 所得稅資料,無法使用此方法。

王小魯寫道,高收入階層出現嚴重的隱瞞收入現象的原因之一是有大量來源不宜公開的收入,這與腐敗和其他非法收入密切相關,也包括各種違 規違紀收入。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