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報導泄密:宏觀調控要棄房價保增長?
近期,關於「第二波」樓市調控到來的聲音再次引起市場熱議,作為政府喉舌的人民日報也連續發文指出「應堅持調控不動搖」。然而,面對打壓樓市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博弈,究竟是繼續加強調控力度,置高房價於死地?還是緩解市場矛盾,以報大局平穩?央視媒體近期的幾篇報導似乎泄露了政府調控的真正目的。
空置率難揭曉為保投資打掩護
近期,兩大媒體新華社及《人民日報》分別發文質疑空置率「難統計」這一說法,直接向管理部門聲討樓市數據得不到統計的罪責。表面看來,此舉應了廣大購房者的心思,可謂順民意,然而「自導自演,不打自招」的戲碼似乎在平復購房者憤怒心態的同時,更為之前的調控未湊效找了個好藉口。
從核心城市上演「空城計」開始,住房空置率問題就成為了樓市的一處傷疤,傷疤背後是難以揭開的血淋淋真相。首先,空置率不出,樓市就無法明確暴露出投資投機性購房的比重,沒有權威的數據證據就無法給空置房正式判刑。其次,中央媒體的質疑著實有些「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思,在響應廣大購房者要求的同時,緩解了宏觀調控和市場反應之間的矛盾,不僅巧妙的把調控不利的罪名轉嫁了出去,更轉移了大家的注意力,為保市場投資成功的打了掩護。
政府權衡利弊 為保經濟暫舍樓市
此番人民日報發文探討樓市調控進退的問題,其實是在為政府下一步動作做出輿論鋪墊。在人民日報的報導中,一再強調「房地產調控本身是要減少而不是增加經濟波動,調控的目標不是打壓市場,而是要促進市場健康發展」,「任何形式的房地產調控政策都以抑制泡沫、防止對經濟波動帶來過大衝擊為目標,從而避免泡沫崩潰引發的經濟震盪,至少以不傷害經濟為底線」。
與此同時,在談及房價問題時,報導內容一邊強調政策顯效確實存在滯後性,一邊對房地產上下游產業遭受立竿見影的重創大吐苦水。不難看出,在樓市調控進退兩難中,政府似乎選擇了保護經濟發展放棄樓市打壓的退路,只不過在走出退路之前要吐一番委屈罷了。
政府不再出手逼降危害國計民生的高房價,將可能導致國家在經濟增長下越來越富,百姓在高房價面前卻越來越窮。到那時候,即使國家的富足也喚不回人們的幸福感,高房價與高經濟可能將進入背道而馳的怪圈,因此,從廣大民眾的利益角度出發,真心的希望之前的揣測是誤讀。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央媒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