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公墓位於河南葉縣城南約14公里處。此地有一條從伏牛山脈發源、衝奔而下的河流──澧河,流至此地形成了一個氣勢磅礡的半環形河道,從地圖上看澧河全線此灣較大,葉公墓就位於環狀河道所抱的崗地之上,此崗古名立樹崗,奔流的河水幾乎環抱了墓地的大半周,而在墓地的東南方還有一條來自伏牛山的河流,自西南往東北流至墓地東與澧河交匯而合抱墓地。抬頭遠望,南是大別山、伏牛山,西方與北方均是伏牛山脈,山環水抱,氣勢非凡。墓地雖不在山區,但群嶺起伏,百崗爭峰的景觀給人的印象是如進龍騰虎躍之地。從近年在當地河道中大水沖露出不知是何年代的整棵巨大的古立樹推測,遠古的立樹崗,今日葉公暮之地方圓數十里是大片的參天樹林,可謂是山青水秀。可見古人對地理環境的選用很早已是相當重視的,以古地理概念而論,葉公墓的選址是相當考究的。
在古代,熟知天文地理的人在民間很少,那麼,葉公墓地為何人所選呢?我們從瞭解漢代的文化史中發現,兩漢時期中國的易學文化極其興盛,由《史記.孔子世家》中關於孔子「讀易韋編三絕」的記載,可推斷孔子對易學的崇尚與瞭解。再由葉公與孔子論政的史實推斷,易學作為當時最樸素的哲學思想,必然是他們論政的理論基礎。在當時(包括歷代)人們在有生之年為自己選擇墓地也是很正常的事,因此,推斷墓地為葉公自己所選,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的。
葉公運用此地的易學特點是什麼呢?墓地方圓數公里,陰陽相間,剛柔共存,一源生成之像,兩河之水來於坤方坐支申位,「易」稱崑崙之水,其勢衝奔,源遠流長,為之得坤之氣。《易經》言坤有「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厚載萬物行地無疆」。以陰柔靜止貯存力裡生育一切。環山繞嶺,以柔制剛之道。如以先天卦巽西南震東北論,河流來去之向正為一水生二木、長男長女也。至於現在於墓之東北交匯轉向東去則合後天卦震東方長男長生,為之合抱有情轉向有功。而大山環抱群嶺起伏,乃為陽剛之像,乾之剛健也,這陽陰諧和,剛柔並見,化合有情,行之有功,古人認為這必然能旺發後代,世代功名必然昌盛,故稱為乾、坤自然生生之道的地理之像。
在葉公墓周圍方圓數公里內的眾多大崗中,最高大而最有象徵意義的要數栗樹崗和其東南方隔河而立的望城崗了。望城崗高大雄偉,位於墓地東南且隔河而立,如同遠離故鄉的葉氏遊子,他們在永遠地嚮往著故鄉,嚮往著祖先生存的地方,他們仍渴望回家看看,盡一份紀念祖先的心願。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葉公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