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苗家蘆笙(圖)

 2010-10-25 00:5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蘆笙是中國苗、侗等少數民族在祭奉祖先或喜慶豐收時用來吹奏的一種管樂器,由蘆笙竹管和一根吹氣管裝在木製的座子上製成,高者二丈,小者尺許。貴州黔東南的凱裡、黃平、臺江、從江等地,定期或不定期舉行蘆笙會、蘆笙節、跳蘆笙等活動,黃平9月27日舉行的苗家谷隴蘆笙會最具代表性。

苗家蘆笙會內容豐富,甚至還有鬥牛、賽馬、斗雀、鬥雞等活動項目。會期一到,居住在這裡的苗、侗、瑤等少數民族從四面八方湧來,多達五六萬人。苗族姑娘們盛裝前往,上萬名身著花裙、披金戴銀的少女銀角鬥艷。蘆笙會又是青年人談情說愛、找對象的好場所。

清晨,主寨的蘆笙率先吹響,粗獷的旋律在高原上迴盪。寨老領著人群拜祭祖先,然後魚貫進入蘆笙坪,迎接客隊的到來。客隊來到寨口,吹奏進村曲,鳴炮三響來到蘆笙坪,主寨熱情吹奏歡迎曲。蘆笙隊每組一般由五人組成,按固定的步伐和踏著節拍邊吹邊舞。苗家蘆笙曲本身就像特定的語言,人們一聽便知道該跳什麼舞。身著銀飾的苗家姑娘們往往在蘆笙場裡圍觀,待選擇到意中的吹笙者,方三或五排,手牽手進入蘆笙圈子,隨著節拍踩笙起舞。若在集會高潮之時,那如織如林的蘆笙,千萬條齊聲鳴奏,場面壯觀。

既能吹響動聽的蘆笙,又能跳起歡快舞蹈的,要數黃平一帶的革家,革家蘆笙有三種,一種是吹奏低音的龍蘆笙,二是吹中音的虎蘆笙,三是平時吹奏的小蘆笙。革家蘆笙舞曲由200個不同內容的蘆笙舞組成,以摹仿飛禽蟲魚和生產勞動,生活習俗為主題,因此又叫標題蘆笙。如《猴子打滾》、《吃刺果》、《捉螞蚱》、《醉酒》等,從不同標題的蘆笙舞上再現革家人的生活軌跡。

蘆笙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為發掘、發揚這一傳統民族文化,貴州舉辦了"中國凱裡國際蘆笙節",向世人展現這朵散發著山野清香的奇葩。

来源:互動百科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