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1月,毛澤東率中國代表團訪問蘇聯,這是他一生中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來到莫斯科。這次蘇聯除了舉行紀念十月革命40週年的一系列活動外,還召開兩個重要會議,12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以及64個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
此時的情況與毛澤東第一次訪蘇時完全不同。
斯大林去世以後,從1954年10月份赫魯曉夫第一次訪華開始,到1957年底,三年時間,中蘇兩黨的地位發生了非常大的帶有實質性的變化。斯大林在世的時候,蘇聯是當然的領導人、老大哥,不可動搖,但是斯大林死了以後,特別是蘇聯經歷了宮廷內部的鬥爭,再加上蘇共二十大、波匈事件和1957年6月反黨集團事件,蘇聯共產黨的影響力急劇下降,中國共產黨的影響力急劇上升。
這次毛澤東訪蘇實際上起了兩方面的作用,剛才我講的這些大家可以感覺出來,中蘇關係已經發展到一個最高峰了,提前一個月中蘇簽訂國防新技術協定,向中國提供核武器的協定,再加上莫斯科宣言,就算中蘇政治上的合作,中蘇關係達到了一個頂點,這是一方面。但是另一方面也出現了重大的問題,這個重大的問題表現在幾個方面,一是他們的政策開始發生分歧,莫斯科會議的前提大家都認為是一致的,整個國際形勢非常好,社會主義陣營蒸蒸日上,那會兒報紙上天天登的就是「我們一天天好起來,敵人一天天爛下去」。
蘇聯是1957年人造衛星上天,那會兒美國還沒有,當時社會主義國家非常興奮,覺得這個形勢太好了。這麼好的形勢,下一步政策是什麼呢?中蘇開始發生分歧了,赫魯曉夫認為,既然我們的實力已經超過了帝國主義,我們更應該堅持和平共處的原則,我們不通過戰爭就能戰勝帝國主義,社會主義制度優越,你看我發展這麼快,我們能顯示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我們靠力量就能夠戰勝他,並且在談判桌上我們也有實力。所以他要繼續堅持和平競賽的外交方針。
但是毛澤東的想法恰恰相反,毛澤東說,既然我們力量這麼強大,我們還跟他談什麼,打就完了,說敵人不打是不倒的,掃帚不到灰塵照樣不會自己跑掉。必須要打,通過革命的手段,通過武裝打敗他,既然你的力量這麼強大,還談什麼,所以什麼「絞索政策」都是在這樣的觀念下提出來的。大不了就是核戰爭,核戰爭有什麼了不起,全世界27億人,死一半還剩一半,中國6億人,死一半還剩3億,我怕誰去。這個話一講完,全場鴉雀無聲,很多人沒聽懂,說毛主席怎麼了,死 3億人不算什麼,下面喝茶的時候都議論紛紛,捷克斯洛伐克總書記拿著咖啡直哆嗦,說中國6億人,我們才2000萬啊,都不理解。在這個問題上毛的這次發言,我說的是11月18號即席演說,關於核武器這個嚇倒了一片人。
後來很多東歐國家不再跟著中國走這是一個最主要原因,毛澤東提出的政策他們認為太具冒險性,太具戰鬥性,而東歐的很多國家不願意打仗,這個跟蘇聯是比較一致的。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毛澤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