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浙江現珍貴「極危物種」安吉小鯢(組圖)

 2011-03-18 20:0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極危物種」安吉小鯢。(網路圖片)


人跡罕至的一個枯草包圍的水坑發現安吉小鯢。(網路圖片)

3月12日,天目山管理局科技人員等人來到這片人跡罕至的地區考察,當他們走近一個枯草包圍的水坑時,卻見有大量的生命體存在其中,大家頓時興奮起來:是珍稀特有動物——安吉小鯢產下的卵形成的一堆堆卵囊,水坑旁還發現一條安吉小鯢的成體!

全世界只有安吉有與大熊貓一樣珍貴

天目山管理局表示,這是首次在天目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範圍內發現這種世界珍稀特有動物——安吉小鯢。

安吉小鯢是一種特有的珍稀物種,世界上只有安吉擁有,並且是中國10個最瀕危的兩棲動物之一。

龍王山自然保護區主任介紹,它們一直生活在龍王山和天目山下的「千畝田」裡,之前只是出現在龍王山領域的「千畝田」。在省林業廳和世界自然基金會的重視下,該古老珍稀種群近年來得到了有效保護,數量及分布領域得到進一步擴大。如今天目山保護區的「千畝田」也出現了安吉小鯢的蹤影。

全球只有浙江有安吉小鯢

安吉小鯢,學名:Hynobius amjiensis,是小鯢科小鯢屬的兩棲動物,也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全球只有浙江安吉的龍王山發現過安吉小鯢。數萬年來,它們一直生活在這裡,別的地方都沒有,由此而得名。

1992年,安吉小鯢首次被發現,2004年被列入全球極度瀕危物種,珍稀程度與大熊貓、華南虎、揚子鱷等一樣。但因為物種發現較晚,安吉小鯢的知名度並不高。

安吉小鯢是一種極度瀕危物種,上世紀90年代初經過調查,安吉小鯢出現的範圍不足100平方公里,分布面積不足10平方公里,其棲息地面積和質量都在持續不斷地下降。

龍王山自然保護區主任說,平時,它們生活在草叢中,以昆蟲、蚯蚓、小魚為食。兩棲類動物卻是人類生存環境最好的報警器。它被譽為自然環境中「煤礦裡的金絲雀」。

據悉,安吉小鯢可預警環境質量,它們是兩棲動物,成年後靠肺與皮膚呼吸,外界物質容易通過皮膚進入體內,使得它們對周邊環境相當敏感,水、空氣、溫度一有變化,它能迅速反應。

2—5月份,這是安吉小鯢的繁殖季節,它們的蹤跡偶爾能在千畝田看到,但是不刻意看還是很難發現,不在繁殖季節時,則更難看到。

科技人員回憶道:「它們的體表皮膚呈青灰色,背面是灰褐色的,體表象泥鰍一樣光滑,初看像壁虎,尾巴扁,最奇特的是背面上,就像人類的胸肋骨,肋溝很明顯,而成體的安吉小鯢只有筷子的三分之二長。」

保護措施正在積極建立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已經將安吉小鯢列為全球「極危物種」。「安吉小鯢數量的有限使它顯得更加珍貴。」龍王山自然保護區余立鵬認為,定居和互食是安吉小鯢致危的主要因素。

安吉小鯢棲息的‘千畝田’是一片山頂峽谷間的泥炭蘚沼澤地,海拔在1300米以上,四周環山,沒有任何污染。與西溪濕地等平地濕地相比,這樣的高山濕地,很難見到。

龍王山自然保護區主任於說:「安吉小鯢已知的分布範圍極為狹窄,只認準‘千畝田’這塊寶地,如果保護不當,絕滅機率很大。」

同時,安吉小鯢最大特點就是互食。幾條安吉小鯢待在一起,不管水中食物有多少,它們總是喜歡吃掉同伴,這也使得這個種群存活下來的數量很少。

棲息環境和互食使種群瀕危

為加大對這一瀕危物種的保護,龍王山保護區從2008年開始密切關注安吉小鯢的種群現狀及其棲息地現狀,並對其卵帶進行人工孵育,經過近三年的實驗,終於在去年成功孵育近百條安吉小鯢,並將人工保育的安吉小鯢放歸自然,從而擴大它的野外種群,減少「大吃小」、「老吃弱」的互相殘殺機率。

目前,對安吉小鯢的專項調查正在開展,以便弄清楚其生物學與生態學,分布範圍與數量,從而進一步做好保護工作。這是在上世紀90年代初的調查上首次對安吉小鯢進行的專項調查。

来源:搜狐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