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本榮老人這本58年前的股金證明已經發黃。
兗州82歲的朱本榮老人58年前在當時的信用合作社入股2萬元,隨後又存入15萬元。近日,他拿著當時的股權憑證去信用社兌換時卻被告知,原來的17萬元連本加息現在只能兌換70多元,這讓他無法接受。
13日,在兗州市新兗鎮馬家橋村朱本榮老人家裡,他從一個包了好幾層的小布包裡拿出了一本泛黃的社員證,證件封面寫著「滋陽縣第九區牛家樓鄉信用合作社社員證」,蓋有公章。第二頁顯示朱本榮曾在1953年10月19日入股20000元,另一頁上則有1953年12月22日存入150000元的記錄。
朱本榮告訴記者,這本社員證就是他入股和存款的證明。1953年,國家為發展經濟在民間募集股金,他當時作為村幹部,便帶頭拿出2萬元入股,後來又存了15萬元。
老人說,剛開始他還領過幾次利息和分紅,後來時間長了,證件不知道放哪了。直到一次搬家時,老人才發現了這本股金證。老人曾看到過一篇報導,深圳一位市民擁有的1955年2股4萬元的股權能值120萬元。老人認為自己的2萬元股權加上存款,應該也能值上百萬。
「給我送來兩箱牛奶,後來說只能給我70多塊錢,我感覺這太不合理,就拒絕簽字領錢。」經過近60年的輾轉變化,朱本榮老人原來的股金和存款,現在歸到了兗州農村信用聯社。老人找到信用聯社,卻被告知當年的股權不值錢。
13日,記者來到兗州市農村信用聯社,信用聯社監事長劉廣告訴記者,1955年國家進行了幣制改革,規定以當時新發行的人民幣1元面值代替原有的1萬元。朱本榮2萬元的股權相當於現在的2元,15萬元存款相當於15元。
15日,濟寧市銀監分局出具了一份處理意見:根據1955年的國務院令,朱本榮入股2元,經計算分紅為18.88元,加上2元股金,計20.88元。存款15元,按定期存款計算利息為39.07元,加上15元本金,計54.07元。
朱本榮稱自己不能接受這樣的答覆,他認為,按照信用社章程,股金的兌換應當按照當時的入股比例分割信用社現在的總資產。
合作社股權遺留問題不少
兗州信用聯社一名工作人員表示,上世紀五十年代,由於經濟條件落後,信用社靠股金經營,如果在經營中盈利,村民理所當然會享受分紅,但是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信用社一直在虧損經營,兗州的合作社社員,不可能像深圳市民那樣獲利幾十萬。
記者隨後從濟寧銀監分局瞭解到,從1983年開始,全國農村信用社普遍進行了管理體制改革,信用社對社員的股金進行了逐戶清理核對,落實股權,換發新的股金證。對於那些股金本子(憑證)找不到,清理不掉的,都掛在信用社的賬上。但當時限於公告等原因,有一批信用社股金並沒有進行完全的清理,從而造成了現在的歷史遺留問題。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就目前的情況看,拿著股金證想要領取股息的社員,想領到百萬元是不現實的。
◇資料鏈接
兩股老股權價值上百萬
深圳市民張慶輝搬家時意外發現了兩本社員證,證上是他爺爺奶奶的名字,辦理時間為1955年。
這兩本紅色封面的社員證上清楚地印著「廣東省寶安縣信用合作社社員證」,翻開其中一本,在第一頁正上方印有「五區新圍鄉信用合作社」字樣,證件號碼為第131號,股數為1股,股金為2萬元。
按照規定,該股權證所有的權利與義務應由現在的深圳發展銀行負責。深圳發展銀行董事會的工作人員解釋說,1955年國家進行了人民幣的幣制改革,規定以當時新發行的人民幣1元面值代替原有的1萬元面值,因此張慶輝持有的兩股價值4萬元的股份相當於新發行的人民幣4元。
按照銀行的決議,深圳發展銀行對原股東手裡持有的股份以每股60萬元的價格予以現金兌付,這一決議長期有效。張慶輝所持有的兩股股票如果得到確認,銀行將支付其120萬元人民幣。
- 關鍵字搜索:
- 58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