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線城市限購名單正在緊張的醞釀中,而名單一日不出,房產江湖就一日不得安寧,傳聞與揣測並飛,一草一木牽動神經。如今表面的平靜難掩樓市深處的躁動,大大小小的二三線城市都在屏息等待「宣判」是否降臨。所有的恐懼緣於「限購」的殺傷力,限購所到之處,儘是遍野哀鴻。然而,就在眾人對限購威力給予厚望的同時,對限購的擔憂也在與日俱增。限購就像一柄雙刃劍,一面是遭限者哀嚎痛苦,另一面是非限者雀躍歡呼,並對限購形成對沖之勢,按下葫蘆起來瓢,成為限購不折不扣的「軟肋」,應引起決策者足夠重視。
二三線限購壓頂三四線城市迅速補位成「新熱土」
無庸置疑,限購令的效果的確「立竿見影」,在出臺限購令的城市中,幾乎所有的一線城市和二線發達城市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毫不誇張的說,2011年上半年,限購政策是影響樓市成交的最大因素。然而就在大家翹首以盼,正熱盼擴大版圖的限購能給房價來個更沈重的打擊之時,事實卻潑了一瓢冰冷的涼水。
正如,上半年受益於二三線城市布局的恆大,限購擴大至二三線城市之際,明確表示已發現三四線城市的發展潛力,並已進入諸多三線城市以及此前並不起眼的四線城市。限購還未將房價在一二三線城市形成慘烈剿殺,房企已向三四線城市戰略轉移,避開限購到新的領域「開疆擴土」正在成為越來越多房企的共識,向三四線城市滲透發力是大勢所趨,而數據也表明,未限購的三四線城市正在成為房價上漲「新動力」。實際上,業內對於限購顧此失彼的擔憂一直不絕於耳,二三線城市限購兵臨城下,三四線城市立即補位成為新的「避風港」與「開發熱土」,再次驗證業界擔憂。
住宅受限非住宅類地產接過「住宅」手中的槍
住宅受限,應聲而蔫,卻成為非住宅類地產的利好消息,非住宅類地產一把接過「住宅」手中的槍,一躍成為新熱點。無論是開發商也好,還是投資資金也罷,都在逐漸抽離住宅市場,不斷流入商業地產、旅遊地產、養老地產等非住宅領域。
萬科、金地、首創、遠洋、萬通、SOHO中國等越來越多的房地產企業頻頻發力商業地產,商業地產成為地產新寵已是不爭的事實,商業地產成為各路開發商必爭之地;與此同時,旅遊地產也在逐漸的「顯山露水」,投資正酣,而地方政府把旅遊地產作為啟動經濟的新動力,頻出優惠政策,更是為旅遊地產推波助瀾;養老地產蛋糕同樣誘人,保利、萬科等多家開發商不約而同提出「養老地產」主張。
限購之下,房企尚未大幅降價立地求饒,反而大玩「穿越」,轉向非限購領域規避限購,其實早已為業內人士所料,再次老生常談或缺新意,然而,日前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宣稱,即使房價下跌五成,銀行業也能承受,足見決策層對於調控信心堅決但未免過於樂觀。時下,調控已進入生死關鍵期,形勢異常複雜,隱患重重,需高度謹慎與警惕,盲目樂觀不僅不可取,反而很可能誤導調控,重傷樓市。相信只有高度意識到限購按下葫蘆起來瓢的「軟肋」,才能更好的利用限購,發揮限購之所長,為樓市調控盡忠效力。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樓市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