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控制印鈔才能降房價和物價

2011年8月4日,歐美股市上演暴跌,第二天,亞洲的股市翻版了「歐風美雨」,A股市場也迎來調整新低。據說,風暴源頭在歐洲債務危機蔓延,但是,隨後美債被標普下調:標普首次取消了美國債務保持了70年之久的AAA評級,標普將美國國債評級下調至AA+,這個評級低於列支敦斯登,與比利時和紐西蘭相同。這被華爾街日報文章稱之為「全球金融體系的一塊基石隨之被撼動」。其實,羅傑斯在此之前就揭示說,大家都已經知道,美國已經失去了其AAA地位。只要瞭解事情進展的人都已經知道美國現在是全球有史以來最大的債務國。

的確,當前世界經濟正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想印鈔打雞血救實業,結果釀成相反的結果。試想,利率幾乎是零水平,這不是擺明著印鈔才能達到效果嗎?如果沒有大量的紙幣供應出來,是不可能維持如此低利率的。所以,從歐美和日本的情況來看,印鈔解決實業問題,不但沒有成效,反而致使積重難返,病入膏肓。雖然這美元、日元和歐元是國際真正的儲備貨幣,問題在於,現在這三種貨幣超發,已經不是本國的問題了,而是他們印鈔,全球為之高通脹。這種情形,也是導致全球資源價格難以回調的原因,畢竟紙幣不是黃金,受制於資源和技術的控制,導致黃金本位的貨幣供應難以跟上需求的變動,現在紙幣供應是幾乎沒有成本。

我們必須接受教訓,特別是中國房價問題之所以「千金難買回調」,最直接的原因在於印鈔速度快於經濟增長速度。以至於必須要投機才能不被新增貨幣稀釋掉。中國反通脹最直接的措施就是少印鈔,如果這一點不改變,貨幣政策再花哨都沒用,因為根本就不是貨幣政策的事情。

正如周其仁所言,貨幣超發是通貨膨脹的根本原因。同樣,貨幣超發也是樓價上漲的根本原因,也是逼迫資本必須投機、企業遠離實業的決定性原因。在紙幣時代,政府應當最重要的任務是反通脹,所謂反通脹主要是控制貨幣超發。M2的速度20%是很正常的現象,至今我們還要將之控制在15%以內,可見貨幣超發有多厲害,很多人將這種現象歸咎為外匯儲備的外匯佔款所致,這只是表面現象,無論是何種原因導致的,每多印刷出來一張人民幣,其他貨幣持有者就相應損失相同比例的財富。因此,如果想要徹底讓樓價回調,讓地價回歸合理水準,首先貨幣本身幣值要回歸到合理水準,如果量度都不準確,天天縮水,還指望衡量出來的價格數有可比性嗎?如果沒有可比性,價格回調怎麼可能?因此,中國應當避免美日歐的錯誤,應當果斷加強控制印鈔機,否則,我們的問題會更嚴重。

中國是最早使用紙幣體系的國家,從宋朝起,中國就出現紙幣之患,這個心腹大患給中國帶來了沈重的災難,特別是元大鈔和明通寶,破壞力空前。如果沒有電子轉賬,相信日美歐的貨幣貶值速度,也不會好到什麼地方。現行的世界紙幣體系尚未經歷一個週期,因此,中國歷史上的幾次紙幣體系的崩潰的教訓,可能是未來紙幣體系的災難性的預告。

溫家寶曾在2010年三月回到記者提到通脹問題時候說,「你提到一個讓我非常感到擔心的問題。我曾經講過,如果發生通貨膨脹,再加上收入分配不公,以及貪污腐敗,足以影響社會的穩定,甚至政權的鞏固」。2011年三月時,他同樣強調,「通貨膨脹就像一隻老虎,如果放出來就很難再關進去」。

事實上,通脹問題已經不是CPI的那麼簡單的事情了,CPI確實不能反映生活成本的上升,而且往往與百姓感覺到貨幣與物價關係往往很不一致。因此,我們期望,央行能夠管好貨幣超發,畢竟這不是一個小事情:因為貨幣不是一個中性現象,在紙幣時代,關係到財富的分配和經濟增長動力。要想樓價下調,要想百姓的生活成本降下來,必須要控制印鈔機。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朱大鳴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