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春天來臨以後,加拿大人紛紛清理門戶,不少人家將一冬天縮首蟄居積攢下的舊貨雜物,找個週末在庭前小院展銷,遂形成了北美社會的常見一景:Yard Sale,或者叫Garage Sale、Lawn Sale等、取決於攤位設在車庫前、草坪上而異。有時候一條馬路上的若干住家聯合起來,規模便升級為「街節」之類的社區活動,更是興奮熱鬧。
Yard Sale這情景與方式,在國內的社會裏俺從沒見過,所以剛來多倫多時碰上了覺得很是詫異新鮮。依稀記得故鄉青島很早年有幾家舊貨店,我幼時常跟著爸爸去惠顧,買傢俱、皮大衣、縫紉機啥的,在清苦貧乏置辦不起新、或無票券等限制了購力之情勢下,這兒便是解難救急的實惠之處。
當然它也是國營單位,購物沒有殺價的餘地。後來日子富裕起來店就關門大吉了,雖見滿大街拉著地排車走門串戶收購舊物的,卻不知道蒐集起來後最終都流向哪兒了。現今出國在洋域裡見到這私賣舊品的小生意,頗勾起一絲童年往事感懷的親切感。
好奇地駐足在這些賣點前,滿目琳琅啥都有,有些物件竟是簇新的,甚至連包裝都沒開啟。大多是生日禮物、聖誕禮品等過剩了,久而不用乾脆處理掉,看出來「物質極大的豐富」嘍。但是也有一些個勞什子,感覺扔進垃圾箱都不為過的,竟也堂而皇之的羅列著待價而沽,未免覺得怪異。
攤主一般坐在售品陣地的後面,呷著咖啡聽著音樂,悠閑的盯著主顧們在翻找比量,好似一種休閑享受、並不在於急著清倉拋庫做成幾樁買賣。一些攤位還是黃口小童在打理,淨是些玩具、連環畫等,小主人開價塊兒八毛、闊特的,就是好玩而已,或許是大人在訓練他們如何經商貿易?
瞧著他們與討價的小顧客認真還價、小臉通紅的樣子,稚氣中透著幾許成熟,好不可愛可樂。其家長不遠的呆在另廂飲茶看報,不時瞥著子女營銷的動靜,但不上前幫襯代庖,放手任憑他們鍛練獨立自主能力。
僅這Yard Sale一幕,就跟華人的社會很不一樣。還記得國內剛改革開放時,干個體戶、擺地攤在傳統的觀念中是很丟人掉份的事。「正經人家」不屑也不允許弄這個,故起始時均是些無業遊民、刑滿釋放人員等操行之,因為無法找到工作才鋌而下海搞這套的,再後來就輪到下崗人士了。當然如今概念已全然「反正」了。但外國世俗觀念並非這般,小小Yard Sale即可略見一斑;長大了以後,當藍領的與白領的差別及其面子上,都不像中國的落差恁大,皆能夠掙錢貸得款、買得起普通的房、車。這就是國情的不同。
逛游Yard Sale,大可以買得一些挺有用的東西,物美價廉。俺的焦點卻僅限於藝術品與單車,後者買新的常怕遭竊而心疼,地攤上的二手貨質量也蠻行,僅五到十分之一的新車價即能得手,照騎不誤很舒適,又不扎眼。我除了剛登陸一頭霧水沒遇上過練攤的、不得不到舊貨店Goodwill去買舊車那一次外,後來所添置和更新的坐騎均是在Yard Sale搞定,既省事又近便。畢竟俺一家四口人都常騎之,上班上學的,用量與效率高著呢。
美術工藝品類的我主要用來裝飾自家小天地,不像穿的和鋪蓋的犯忌諱而從不染指。Yard Sale當然能提供不少的貨源。故油畫和居家擺設物等便成了我最主要的狩獵目標,此類的物品是越陳舊越值錢,愈有收藏價值。我也曾經多次瀏覽畫廊、專賣店、大商場等看那些嶄新的作品,發現其色澤多數過於鮮艷,顯得不真實、假性,且鮮有比較中意的內容與畫風,況且貴的不得了。自然不想花那些冤枉錢,我遂常行走於古董店與Yard Sale之間,專注察尋這一方面的獵物,果然時有滿意的斬獲,以便宜的價格成交買斷,帶回佈置裝點於室內,既賞心悅目又添文化品味,讓簡齋陋居陡增了幾分藝色。
當然不是很容易能碰上得心的貨色,有幾年轉悠了一夏天也覓不到一件理想滿意的。但就得耐下心來輾轉碰運氣,不能泄氣,我權當是蹬車子鍛練身體了。的確,夏日早上騎著單車穿行在林蔭街道,聽鳥語聞花香,胸懷著淘到寶的冀望和衝動,也是蠻愜意的。比起單純枯燥的踏車健身要輕鬆愉悅得多,不啻為另類的生活樂趣。
俺的這種或有或無的尋購,不過是忒式微的小打小鬧,只為粉飾一己安樂窩而已。人家有生意頭腦的專門從事這種營生,跑到甚遠的下,在邊陲僻境尋覓骨董名畫、傢俱器皿等,回來倒賣。窮鄉僻壤的莊戶人不曉得物有所值,隨便就把祖上留下的壓箱底老家當作為垃圾似的給賤賣了,實際上它們系維多利亞時代的古物、加國七人畫派、「八大山人」級的寶貝疙瘩,慧眼明鑒的收購者竊喜不已、賺大發了。
逛Yard Sale常了,也多少得出點經驗來,大致上像那種Content sale含金量為最高:此種方式的甩賣,一般是搬家的主兒將絕大部分家當原地處理掉,用不著一一請出去擺出外賣麻煩了,就在房裡「就地正法」、門戶大開迎人進來任購。如此買家就可出入宅內的各個臥房、 起居室、餐廳、地庫等,盡情挲眸搜尋鎖定的目標,抑或歪打正著。
通常價錢已明碼標好貼在各物件上,不必詢問便一目瞭然,看中就取之與主人論價,不能說攔腰砍斷吧,反正三折講下來沒大問題。這自是交易的規矩,即然不屬於國營企業,不必覺得已較低了毋須再下壓,討價還價本身也是逛Yard Sale的樂趣之一。不過光顧Content sale的人特多,行動遲緩了好貨自被捷足先登者拿下了。
還有就是有些教堂、寺廟每年一度搞大型Yard Sale,會友們將各家的新舊存貨拿來彙集出售,多是在偌大的地下室廳內進行,各類物品歸類擺放,井井有序,利於顧客找購。場地裡自然人聲鼎沸,比肩接踵,人人悶頭淘金,喜得所獲。這種Yard Sale亦有較高的命中率、不虛此行。我有個朋友所在的華人教會也搞過此項活動,牧師甚至要求教友們奉獻全新的閑置用品、不要舊的,有一點近乎於「義賣」性質。醉翁之意不在酒,非盈利組織皆是藉此打其知名度與社區影響,而非側重賣物的本身。
若想事半功倍的逛、單位時間內儘可能大的得以豐收,最好是先做好準備、有的放矢。每個週五的多倫多星報佈告版中,會有一欄叫「garage sale」,上面按著大多市的不同地區刊登小廣告,時間地址端的清楚,有的甚至連主要出售物是何類都具明,供人參考。趕集的人可以根據所住的遠近和方便,以及貨色是否在自己興趣之內,擇之有備赴會;按圖索驥的前往便不會瞎轉扑空,省時省力。除此之外,大街小巷的電線桿子上經常張貼著小字報,亦廣而告之附近區域的Yard Sale消息,同樣也能叫人定點直擊。
但切記,雖然Yard Sale的物品便宜誘人,但若不實用需要,還是莫輕易出手,買回來閑置在儲藏室平添自家的廢物堆積。俺們家就連新東西都斤斤計較不輕添,勤快的內子定期往外大掃除,倘隨便往回劃拉豈不是自找煩惱?當然油畫、工藝品等另當別論,難得碰上可意的,多添幾幅輪流著壁上觀,按時的煥然一新視野還可以。因此寒舍的牆上著實懸了不少,女兒輒嫌候過多了,跟個美術展覽館似的。我大概是深受日爾曼人家的無形影響:留德期間做客過不少洋家庭,戶戶皆是滿壁的油畫、古劍、鹿角、雕塑等藝術品,密密麻麻,堪比小型博物館了。
偶爾,內子瞧見鄰家在擺攤散賣,不由地也動了如法炮製的心。我則打破鼓謠:算了吧,咱不差那功夫錢,就將東西帶到教會分給有需的朋友,或送至救世軍等慈善機構,輕省了結,照樣濟難扶貧、不忘記行善和捐輸的事。從而始終未曾嘗過自當Yard Sale賣主會是個啥滋味。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在加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