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角度看匯金「四兩撥千斤」
雖然匯金公司週一宣布通過證券交易所買入工農中建四大銀行的股票在市場上引起了廣泛反響,由於次日滬深股市高開低走,並且繼續創出調整以來的新低,所以投資者對匯金此舉的反應比較平淡,輿論也普遍認為其作用有限。的確,這次匯金在第一天的操作中只動用了不到2億元資金,就規模來說不算很大。儘管整個增持的時間將達12個月,市場上還是有不少將此視為「不給力」的評論。
怎樣看待匯金的這次增持行為呢?如果這只是由於大股東認為現在股價太低了,因此考慮逢低買入一部分,那麼這樣的購股行動確實沒有什麼大的意義。匯金本身就持有相關銀行的大量股票,而且持股成本本身就很低,現在增持不可能攤低成本,即便將來逢高賣出,對匯金的利潤貢獻也很有限。至於說以此來影響市場,撬動指數,實際上恐怕作用也是不會太大。現在市場上有2000多個股票,行情再低迷,一般每天都還是有一些股票會上漲的,所以花錢推高個別銀行股,對市場的影響實在有限得很。雖然由於權重作用,銀行股的上漲會有利於股指的上行,但在當前市道下,指數對投資者實際操作行為的影響也已有所弱化。所以,如果投資者只是從這個層面來看待匯金的購股操作,那麼自然是會無視這個利好,採取與之相反的減倉行為。
然而,問題在於,匯金為什麼選擇在此時增持呢?作為一個中央企業,顯然,其購股行為無疑應該是有戰略考慮的。這個考慮是什麼呢?不少人都已分析出了,這是向市場發出一個明確看多中國股市的信號。一段時間來,由於多方面的原因,滬深股市一直在下跌,在海外市場也不時傳來「看空中國」的聲音。雖然幾乎所有的投資者都認為,現在很多股票估值偏低,已凸顯出了很不錯的投資價值,但是在實踐中大家又害怕股票還可能進一步下跌,強烈的恐懼心理不僅制約了資金進入股市,還導致了部分資金不斷從股市中撤出。在這種情況下,的確是需要有影響的資金力量,站在戰略高度來操作,為其他投資者樹立起一個榜樣,發揮帶頭作用。在海外市場中,這通常是由平準基金來充當的一個角色,而在中國的現有市場格局下,這個重擔就只能由匯金公司來承擔了。這麼說來,匯金這次增持行為是戰術性的,卻有著戰略意義。有人說,此舉是提示市場的「政策底」已經到來了。儘管這樣的表述未必很科學,但所表達的含義應該說還是基本準確的。
也許有人會問,僅僅是由匯金買入幾個銀行股,怎麼可能有戰略意義呢?無疑,如果是換了別的什麼機構來買,那麼的確只是出於投資策略上的安排。問題在於匯金的特殊身份,以及其通過買入銀行股所傳遞的信息。既然是在告訴大家應該看多中國股市,那麼如果匯金買入幾億元銀行股還不行,自然就會買更多的股票,並且有關方面一定還會考慮採取更多措施。很明顯,在股票估值偏低的情況下,只要稍稍改善一下供求關係,在政策上適當鼓勵一下做多,那麼大盤從低位出現一定反彈,並不是太困難的事。這裡的核心因素在於,當投資者通過政府的舉措看到了其做多股市的決心,那就會相應跟上,從而開始自然地走上讓股票價格回歸價值的道路。而匯金的購股行為,實際上就反映了政府的這類舉措。
在匯金宣布增持銀行股後的第二個交易日,滬深股市當真出現了久違的上漲行情。這是否表明匯金增持的戰略目的開始得到市場的認同呢?從盤面來看,也許的確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當然,投資者也都清楚,在基本面還沒有全面改觀的情況下,現在股市所出現的行情,都還只是糾錯,是探低後的企穩與反彈,還不是一波大規模的上漲行情。但反過來說,這畢竟也是在相當程度上扭轉了市場的被動格局,匯金增持的戰略價值,也就在這裡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關鍵字搜索:
-
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