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78.74萬億元,同比增長13.0%;狹義貨幣(M1)餘額26.72萬億元,同比增長8.9%。前三季度淨投放現金2557億元,同比少投放1045億元。9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4700億元,同比少增1311億元。
這是今年9月出來的貨幣數據。在技術形態上,我們看見M0環比增長2.84%,繼續朝上運行;M2環比增長0.86%,平穩運行;M1環比降低2.23%,掉頭朝下。這種技術形態呈現三頭散發,各自走往不同的方向,表明貨幣環境還在調整中。因為M1預示流動性,所以成為投資人參考的主要指標,大家盼望的是M1上穿M2形成金叉的技術形態,到現在還沒有出現。對股市來說,貨幣環境不是很好,市場給定的信息是:短線可能有反彈,中線趨勢還未確立。
不過,我們應該知道的是,這個是9月份的數據,有一定的滯後性。10月份貨幣環境要等到11月中旬,我們才能知道確切的數據。這是我們中國投資人在貨幣體制上可以作出投資依據的形態。
但是,美元不同。美元數據很多都能給投資人指明方向,有的數據可以進行實盤操作。比方說,美元指數,每天全球投資人數以億計,交易量經常突破一萬億。不僅如此,還是做大宗資產和農產品期貨經紀人判斷價格走勢的主要依據之一,可以適時改變投資方向。
在中國對貨幣數據關注度如此之高,已經是登峰造極之時,央行應該推出一些適時的貨幣數據,便於投資人以市場行為監督人民幣幣值的變化,以及各種因素對幣值的影響。但是,中國沒有這樣做,如此巨大的資本市場無人去開掘。
在宏觀經濟政策的制定上,央行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的脫離市場行為而獨斷專行,主要原因是得不到市場層面的即時信息,摸不清楚市場的真實狀態,一直在投放基礎貨幣上做文章,結果是貨幣氾濫,房價暴漲,引發民怨。這是一種很愚蠢的做法。
美元從不輕易加大基礎貨幣的投放,每次有重大的貨幣政策出臺,總是事先想好了退出機制。打一個簡單的比喻,美聯儲從2010年針對全球經濟出現的問題,推出量化寬鬆的政策,並分別執行了QE1和QE2,向全球釋放貨幣。同樣是運用數量型工具,利用槓桿效應,將美元從本土輸入全球。
首先在美聯儲釋放美元的同時,採取的是收國債的辦法對沖流動性。美國國債是以美國政府名義背書的。在釋放美元的同時,美聯儲大幅增持美債,同樣使用的是數量型工具,使釋放出去的貨幣由美國政府的信譽作保證,不至於過多投放美元。這就是美國本土沒有引起通脹的主要原因。一旦美元賺足了錢的時候,再把貨幣收回,然後,動員各國政府來增持美國國債,因為美元回流之時,必是美元資產上漲之時,各國政府都樂意增持。此時,美元開始走強,各國陷入通縮,中國開發商和中小企業一排一排倒下。
而中國貨幣沒有建立這種對沖機制,一到貨幣緊張時,就開動印鈔機,向市場投放基礎貨幣,其結果,就是我們今天看見的惡性通脹。所以,人民幣的體制亟待重建。使其成為一個為廣大的持幣人創造投資機會,拉動經濟增長,又能和國際貨幣融為一體的聯動機制,才能避免下一輪惡性通脹的發生。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牛刀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