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抗爭才能製造壓力,以壓促改、以壓促變、以壓促分。未來就是一場消耗戰,臨界點就在於當局從民眾手裡掠奪的財富無法再維持管治的成本。抗爭四起,有效消耗及增加管治成本,就能促使臨界點早日到來,中華民族也有望從浩劫中早日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抗爭的目標就是捍衛權利和爭取自由。不管是漢人為了保護自己的房子,還是蒙人為了保護自己的草原,抑或是藏人為了保護自己的信仰,只要行為的目標是捍衛權利和爭取自由,都應相互支持,而不必在意甚至超越歷史的、民族的、地域的和身份的糾葛與侷限。
在當局幾乎控制所有的社會資源,維穩的力量過於強大的現狀下,民眾的抗爭不必計較一時一地一城一池的得失,只要持續地進行,就是不斷啟蒙和喚醒的過程。救人者須自救,我們與其指責從小悅悅旁邊經過的18人是如何的冷漠,不如從低風險門檻的事情做起參與抗爭自我救贖。
抗爭不一定與暴力劃上等號。郝勁松的火車票發票訴訟是抗爭、廈門人民反PX上街散步是抗爭、419福建馬尾網民聲援網民案是抗爭、自發參選人大代表是抗爭,去臨沂探望陳光誠是是抗爭,在網上勇於轉發當局管制的信息也是抗爭。一切的暴力或非暴力的不合作行為都是抗爭。
在維穩力量有限的情況下,火頭四起,不點火也煽點煙,才能有效降低或分攤參與抗爭者的風險。一個明顯的例子:微博活躍起來後,推特上喝茶的人明顯少了。不僅不同領域不同界別要奮起抗爭,同一訴求目標也可以各展其能,不必強求一致。
不必顧慮沒有完備的路徑設計,不必顧慮沒有設定好的方向。只要堅持捍衛權利和爭取自由這個大方向不變,所有的抗爭將通向個性得到解放、權利得到彰顯和公權受到制約這個方向,社會只會更好而不會更壞。路徑將在抗爭中自然形成,方向將在抗爭中自然呈現。
北風,2011年10月19日。
- 關鍵字搜索:
- 改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