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立冬飲食起居養生方推薦

 2011-11-06 13:0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冬季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個節氣,是一年中氣候最寒冷的季節。冬季之風為北風,其性寒。「寒」是冬季氣候變化的主要特點。冬在五臟應腎。「冬不藏精,春必病溫」,即所謂要補腎藏精,養精蓄銳。立冬時間一般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古方中醫養生專家介紹:立冬時節的飲食起居應注意以下幾點。

起居:傳統觀念「冬」即「終也」,結束之意。中醫學認為,這一節氣的到來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做準備。

睡覺前,先用溫水泡腳,然後用力揉搓足心,除了能禦寒保暖外,還有補腎強身、解除疲勞、促進睡眠、延緩衰老,以及防治感冒、冠心病、高血壓等多種病症的作用。

中醫理論十分重視陽光對人體健康的作用,認為常晒太陽能助人體的陽氣,特別是冬季,由於大自然處於「陰盛陽衰」狀態,而人順應自然,也不例外,故冬天常晒太陽,能起到壯人陽氣、溫通經脈的作用。曹慈山《老老恆言》說:「背日光而坐,列子謂‘負日之暄’也,脊樑得有微暖,能使遍體和暢。日為太陽之精,其光壯人陽氣。」明確提出了「負日之喧」的健身養生作用及科學原理。

飲食:在飲食上要加強營養,增加熱量。在蛋白質、高糖和脂肪這三大產熱營養素中,蛋白質的攝取量可保持在平時的需求水平,熱量增加部分靠提高糖類和脂肪的攝取量。此時正是進補的大好時機,但是,由於人們不熟悉進補的真諦,盲目進補,因而造成虛者更虛,實者更實,使人體內平衡失調,出現許多不良反應。為此,冬令進補必須按照「春夏補陽、秋冬養陰」的原則進行,視機體陰陽的盛衰而進行調補。

中醫認為冬季是飲食進補的最好季節,民間有「冬天進補,開春打虎」的諺語。冬季食補應注意營養的全面搭配和平衡吸收。陰氣不足者,則宜食鴨肉、鵝肉。鴨肉性甘寒,有益陰養胃、補腎消腫、化痰止咳的作用。

来源:古方中醫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