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
希臘總理巴本德裡歐(George Papandreou)當選時,曾被看好能為貧窮、勞工階級帶來就業和福利;但是2年過後,經濟危機逼他走上相反路途,也賠掉了他的烏紗帽。
他的祖父和父親均多次連任總理,對上世紀希臘政治的影響力更無人能及。但巴本德裡歐追隨兩人的腳步卻一路踉蹌。
30年前,巴本德裡歐的父親取得政權、承諾讓希臘脫離歐洲聯盟;現在,親歐的巴本德裡歐為了保住大位,甚至比自己父親更接近這個目標。
59歲的巴本德裡歐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在加拿大、美國、瑞典和英國求學。至今仍有許多希臘人將他視為「美國進口」,嘲笑他凸槌的希臘話和溫文形象;在希臘政界,多數人追求的是男子氣概。
巴本德裡歐在父親1993-1996年總理任期期間,擔任教育部長、副外交部長,並在席米提斯(Costas Simitis)任內擔任外交部長。巴本德裡歐在外長任內,緩和希臘與宿敵土耳其和其巴爾幹半島鄰國間的緊張關係。
承受2次選舉挫敗、建立起堅毅果決的戰士形象後,他終於在2009年10月以改革支票獲得壓倒性勝選。
初掌舵的巴本德裡歐希望治癒希臘腐敗成風的痼疾、讓希臘轉型成現代化國家,但債務很快纏住了他。
自他上臺並宣布希臘的債務比先前想像更高之後,希臘就陷入了數代以來最漫長的衰退,受創最深的就是貧窮和勞工階級。
為對抗破產,巴本德裡歐不得不嚴厲撙截開支、刪砍福利,以及自己高人氣父親為公務員創設的優渥待遇制度。6月他曾在採訪中表示:「我甚至不會詛咒我最大的敵人來經歷我現在的處境。」
雖然被希臘人批評欠缺領袖魅力,巴本德裡歐卻因奔走歐洲各國求援博得聲望;他為避免國家破產所展現出來的頑強、正直和決心,甚至得到保守反對陣營尊敬。
只是,許多社會黨選民永遠無法原諒他讓競選承諾跳票、以工資、福利緊縮交換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IMF)的援手。部分政敵和強硬派民族主義者更指責巴本德裡歐向外國勢力低頭,出賣財政自主。
在歐洲要求更多緊縮、國內暴力抗爭下,上週他選擇拿公投賭政治支持。
他最終還是讓了步,並稱公投的提議已達成目標—說服反對陣營支持改革、加盟聯合政府。而反對陣營所要求的代價,就是他的辭職。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一門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