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是什麼推動著一個龐大的群體在透支生命?

 2011-11-26 06:1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快48小時沒睡了」

林海韜是珠海人,今年6月,他從中山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信息安全專業畢業,隨後成為百度公司的一名員工,負責技術研發。

11月初,林海韜向公司請假,前往上海,準備參加11月12—14日舉辦的獨立遊戲開發者大會。11月12日20時42分,他發了一條微博,「迷路多走了幾公里,累死了終於回到旅店。」11月14日上午,同行的朋友喊林海韜起床時,發現他已經停止呼吸。據媒體報導,林海韜的死因初步診斷為突發性心臟衰竭猝死。

在林海韜的微博,記者看到許多表達自己勞累困頓且大多在凌晨時分發出的文字,如「今天特別困」、「天天吃方便麵」、「今晚太睏了」、「快48小時沒睡了」等。

「你繼續往前走,一直向西,不要回頭,我們會在另一個地方相會。」這則悼念林海韜的微博在中大學生之間瘋狂轉發。1800多次轉發、2500多條評論,林海韜的同學、朋友用微博弔唁時都表示無法接受他的突然離去。

百度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林海韜「並非在工作時間死亡,這次休假是他利用業餘時間參加一些編程聚會」,「對於他的死,我們也感到很遺憾」。該負責人還介紹,林海韜擔任的是技術研發工作,為了激發創造力,公司很少加班,因為「加班的方式,疲勞作戰,根本創造不出好的東西」。

林海韜的一些同事也表示,他是一個喜歡代碼的人,生命的一半時間都是自願獻給編程的,並非被公司逼迫加班。

但在一些網友看來,雖然林海韜本身愛好編程、遊戲開發,但競爭態勢下自身向上的壓力卻成了一個無休無止的「推手」,推著他不斷地向前,哪怕通宵達旦。

一位高中同學認為,林海韜是一個很普通的人,「開朗,跟平常人沒什麼兩樣」。雖然難以歸咎於表面意義的「過勞死」,但長期壓力導致的疲勞應該是一個重大的誘因。

據悉,事後,林海韜的父母曾到百度公司參觀了兒子的工位。公司也在努力幫助其家人進行意外理賠,並給出了撫恤金,還在內網發文緬懷,同時提醒員工注意身體。

「40歲以前用命換錢」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年輕生命的隕落?目前對林海韜的死因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但「快48小時沒睡了」,已讓很多人難以理解,他們認為林海韜在「不明不白地獻出自己的青春和家人的希望」。

同時,一場關於白領「生存大挑戰」的討論也於近日再次被引發。

「這在外企實在不算特殊,有時甚至可能連續20小時對著電腦」,2004年從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碩士畢業就加入普華永道的Jessica(化名)對包括林海韜在內的一些近年來年輕生命的凋零看得比較平常,「因為要生存,就必須得習慣這樣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如果適應不了,就得馬上走」,所以她在2009年的時候跳槽到一家稍微輕鬆一些的美資銀行,為自己的健康找一份「保單」。

事實上,不僅包括普華永道在內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以及華為、中興等民企,還有大部分4A廣告公司、公關公司、媒體都存在著「瘋狂加班」。

「白領入門的第一課,就是學加班。」去年7月畢業進入上海一家外資公關公司工作的小馬說,她入職以來,有近80%的工作日在加班,平均每天工作約12個小時。「剛出差回來,一下火車就得趕回公司加班。連熬幾個通宵是常事。」

「我們是新人,什麼都想做到最好,給別人留下一個好印象,然後才有可能慢慢地脫離苦海。」小馬說,所以很多人都是拼了命地工作,「不是我特別想上進,而是我不這樣,就會被淘汰」。

加班不是「新人的專利」。在廣州做了6年廣告策劃的邱小姐說:「我們早把加班當成家常便飯了。叫苦也是徒勞,就算跳槽,同行基本上都是要加班的,除非是辭職做家庭主婦。」

越來越多的精英,一頭紮進了加班的「泥潭」,不斷挑戰生理和心理極限。

「現在廣州城郊的房子都要近2萬元一平米,我拼了命工作不吃不喝,每個月都賺不到一平米的收入,什麼時候是盡頭?大家都是這樣玩命的,我能怎樣?」從粵東農村考上大學的小陳目前供職於一國有企業,負責初始編程工作,工作一年多以來每天平均睡眠時間約6小時,他從來不跟家裡人說自己的辛苦,只是希望能早日出類拔萃「做到中層」,拿較高固定收入,「40歲以前用命換錢,40歲以後用錢換命。」

人力成了可犧牲成本?

記者調查發現,在以高強度工作換取高收入的大部分公司裡,職位不同的員工在薪酬上的差距很大,而且年輕人居多。「熬不到的人就會選擇離開,所以更加促進了每個人在固定的時間內必須’高人一等’的迫切性。」Jessica說。

比如在普華永道,最累的人是進公司兩三年左右的員工;而做到5年以上,升到經理級別的員工會好一點。「新員工每年會漲一次薪,漲薪幅度在30%—40%;而升任高級審計員、合夥人後,則會成倍增長,年薪達幾十萬元。」2009年入職普華永道的李楊(化名)說,第一年跳槽的員工最多,因為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公司是幹什麼的,只是覺得待遇不錯,就盲目地進去了。進去後不適應,於是退出;5年以後,又會大規模跳槽一批,因為大部分人升不了經理。

「很多外企就是深諳此道,他們落地本土的人力成本核算並不高。」廣東農資行業的一位國企財務主管說,「本來在他們那裡工作,個人提升空間比在國內的企業工作還大,比如大致一個年限可以做到一個級別,再長遠一點又可以更高一點,但問題是,沒多少人能有這麼好的體力堅持那麼多年。所以年輕人老了,走了,迎來的是另一撥新鮮的年輕人。」

據瞭解,「高頻換血」已經不為部分外資企業所獨有,不少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也被「加班文化」影響,有意識地提高淘汰率,靠高頻的「換血」維持高增長。

「正是因為如此,很多公司都有意無意地把人力計算為可犧牲成本。」不少法律界人士認為,沒有加班費,斥責或雪藏下班後手機關機的員工,重視和鼓勵加班員工等,成為了常態。很多人也因此變成「上班拚命,下班睡覺」的工作機器,最終引發了個體身心健康、家庭社會缺乏溝通等一系列的問題。

目前,在我國的勞動保障範疇內,尚不存在「過勞死」的概念,「過勞死」無法獲得相應的賠償。而對於更多的「過勞而不死」的加班族來說,勞動法雖然規定了每週5天和每天8小時工作制,但對限制超時加班問題,一直缺乏可操作的具體條文。

「整個社會對人的勞動力成本的尊重,對人的生命價值的尊重都要上升到較高層面。」廣東法制盛邦律師事務所陳曦律師說,首先要從法律法規上對加班行為予以細緻規範,要讓企業明白變相激勵加班需要付出沈重的成本;其次,勞動監察部門應多宣傳,多主動介入,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南方日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