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富比世(Forbes)雜誌公布全球最富有國家與地區的排名,按「購買力平價(PPP)」計算平均每人國內生產毛額(GDP),臺灣以3萬5,604美元排名第21,超越排名25的日本和第27名的南韓,也超過歐洲的英國(22名)、法國(24名)、西班牙(28名)、義大利(30名)。
在2009年度,臺灣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平均每人國內生產毛額為3萬1,802美元,排名第25。
這項調查評比了全球182個國家與地區,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2010年的人均GDP數據,再按購買力平價調整,結果中東小國卡達拜油價上漲與豐富的天然氣之賜,以8萬8,222美元榮登全球最富有國家。
排名第二的是歐洲金融中心盧森堡,人均所得8萬1,466美元;亞洲國家新加坡受惠於區域科技和發達的金融業,以人均所得5萬6,694美元登上第三名。
第四至第十名依序是挪威(5萬1,959美元)、汶萊(4萬8,333美元)、阿拉伯聯合大公國(4萬7,439美元)、美國(4萬6,860美元)、香港(4萬5,944美元)、瑞士(4萬1,950美元)、荷蘭(4萬零973美元)。
擠入前10名的國家當中,卡達、挪威、汶萊及阿聯主要都是靠石油價格上漲致富。
墊底國家則位於政治與經濟動盪的非洲,其中,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人均所得僅329美元,是全球最貧窮的國家;中國大陸則以7,544美元排名第95。
購買力平價又稱「相對購買力指標」,是根據各國不同價格水平計算出來貨幣之間的等值係數,可藉此對各國GDP進行合理比較。以現行貨幣匯率比較各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會產生誤導,以購買力平價匯率來比較才更精準;例如日本、南韓的人均GDP較臺灣高,但因為物價長年偏高,實際生活水準未能與所得相當,購買力水準反而不如臺灣。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