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對資本市場工作的要求是「深化新股發行制度市場化改革,抓緊完善發行、退市和分紅制度,加強股市監管」。會議把完善退市制度列為未來資本市場的核心工作之一。
那麼,建立股票退市制度是不是一個新命題呢?很早之前,監管部門就曾經力推股票退市制度,有一批垃圾股票退出了主板市場,但隨後退市制度就束之高閣。之所以如此,與我們對退市制度的認識存在誤區有很大關係。現在,要實施股票退市制度,就必須消除這些認識上的誤區。
誤區之一:股票退市不利於保護投資者
有人認為「借殼重組上市公司是市場的基本功能,有利於拯救瀕危公司,促進公司做大做強。借殼換股成本高,還要分資產、利潤給老股東,原本就不宜成功,如果再按接近首發條件要求借殼者,等於關閉閘門。如此被套之人和公司無路,市場無望」。
類似的言論還有「有人重組借殼,可以恢復上市交易,中小投資人有解套的機會。如果沒人願意借殼,加上自我復活的機率極低,投資人,特別是中下投資人希望斷絕」。
簡單來說,就是認為,讓上市公司直接退市和嚴格控制借殼重組行為將直接影響散戶投資人的利益,不利於市場的可持續發展。
顯然,這種言論把「維護市場規則」與「保護投資者」這兩個不同層次的問題混為一談,只有維護市場規則的「公開、公正與公平」才能真正保障投資者的利益。
一個公司被借殼之後,公司經營業績提升,股價上漲,似乎所有的參與者都皆大歡喜,但它破壞了市場規則,讓內幕交易氾濫,長此以往我們的股票市場就會變成為「檸檬市場」,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不僅一般的散戶投資者的利益得不到保護,整個市場的可持續發展都會受到挑戰,最終買單的還是散戶投資者。
反觀當前的股市,垃圾股不僅成為散戶的投機場所,很多基金也開始重倉持有垃圾股票,更有諷刺意味的是,有個明星基金經理正是因為長期投資垃圾股而獲得超額收益。這些現象表明,我們的股票市場已經具有「檸檬市場」的特徵,如果不採取鐵腕手段打擊這些不良行為,則市場真的無望。
但這些言論一旦貼上了「保護投資者」的標籤,極有市場感召力。而當眾多人都認為它正確時,這個問題的正確如否已經不重要了,因為它已經演變成為一個政治問題。
誤區之二:股票退市威脅社會維定
在退市機制的推行過程中,有一條「高壓線」是難以逾越的,即「維護社會穩定」。因為「維穩是壓倒一切的任務」,於是,每當一個上市公司的退市方案需要討論時,地方政府往往會提出這個問題。這的確是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上市公司的股東少則幾千人,多則幾十萬人,如果股票退市,則股票基本上失去價值,這些投資者的損失巨大,是否會出現眾多的投資者聚眾鬧事的結果,誰也不敢打保票。這就是股票退市實踐中遇到的僵局。
而在筆者看來,以「維穩」為理由來抵制退市其實一個偽命題,更多的是地方政府搞地方保護主義的一個藉口而已。假如一隻垃圾股票好似一個手榴彈,讓一隻垃圾股退市如同拆除一個手榴彈,會有爆炸的風險;但很多垃圾股累積在一起就如同很多手榴彈捆在一起,形成炸藥包,一旦引爆則威力更大。因此,每隻垃圾股的退市固然會存在「維穩」的風險,但如果不退市,則累積的風險更大。20年來累計的垃圾股風險已經相當大,需要盡快將這些「手榴彈」一一拆除,否則,局部風險會累積成為系統性風險。
客觀而論,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大多數與地方政府都有密切的聯繫,因此,股票退市制度的實施必將遇到來自地方政府的強大阻力,如何消除來自地方政府的利益藩籬是退市制度能否成功的真正挑戰。
儘管資本市場的改革面臨巨大挑戰,但筆者堅信,因為這些改革有了良好的頂層設計,2012年的資本市場有望在市場機制的改革上取得成就。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