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在《千金方》中曾指出,春天飲食應「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指春天要少吃點酸味的食品,多吃點甘味的食品,以補益人體的脾胃之氣。
中醫認為,春季與五臟中的肝臟相對應,很容易發生肝氣過旺,對脾胃產生不良影響,妨礙食物正常消化吸收。甘味食物能滋補脾胃,而酸味入肝,其性收斂,多吃不利於春天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泄,還會使本來就偏旺的肝氣更旺,對脾胃造成更大傷害。這正是慢性胃炎、胃潰瘍等疾病在春季容易復發的原因之一。
春分養生,一要平抑肝陽;二要健脾益氣;三要育腎養陰。
春季飲食宜少酸增甘以養脾氣
據悉,關於春天的飲食民間有很多流傳,中醫也有很多講究,俗稱吃「春」。專家建議,在這個季節,可以多吃一些紅棗等養脾的甜食,還有蜂蜜、韭菜、菠菜等,少食酸和辛辣食品。此外,每週應至少補充3次堅果類食品,如核桃、花生、杏仁、桃仁等,有助於提神去燥,除搔癢等。而在每日的午餐,也適宜補充燉湯食品,如胡蘿蔔排骨湯、白果烏雞湯等,既可補充人體在季節過渡中需要的水分,又可增加蛋白質的攝入,有助於增強人體抵抗力。
對中醫劃分的9種不同體質,春季養生應該分別注意如下:
平和體質,就是人們說的正常體質,春分養生只要注意飲食搭配合理就可以了。
氣虛體質,表現為虛弱,感到疲勞,常出虛汗,容易感冒。除了飲食上調養,還應適量多運動,因為運動對補氣有作用。
陽虛體質,表現為手腳怕冷,胃部怕冷。春分本來應是陰陽平衡的時期,但陽虛之體,陽弱不能與陰平衡,容易發生腹瀉,應該科學膳食,注意溫補。
陰虛體質,表現為皮膚乾燥,手腳心發熱,臉潮紅,眼睛乾澀,口易渴,大便易干結。可多吃點鴨肉蓮藕湯、百合、芝麻。
瘀血體質,表現為有黑眼圈,女性痛經,年齡大的人血液黏稠,皮膚易出現瘀血斑點。適合吃一些紫菜、海藻、黑豆、柚子、山楂。
濕熱體質,表現為易生粉刺和暗瘡,有口臭,小便黃。可適量吃冬瓜、西瓜、芥菜、黃瓜、苦瓜、通心菜。
氣鬱體質,表現為情緒低落,易失眠。可以喝小柴胡湯、黃花菜雞蛋湯、麥片牛奶。春分時節,郊遊踏春很有效果。
痰濕體質,表現為人較肥胖,感覺肢體困重。該體質的人應多吃點冬瓜、蘿蔔、海藻、海帶和薏米。
過敏體質,易起蕁麻疹,易過敏,皮膚一抓就紅。這種體質的人應該少吃海鮮與辛辣刺激之物,少飲白酒。
今天煲的這道湯,有助陽益氣、補脾固腎的功效,湯中用到的蟲草花有滋肺、補腎、護肝作用,核桃仁有溫肺定喘、補腎益精、潤腸通便的作用。
核桃蟲草花骨頭湯
(3-4人量)
材料:
蟲草花-----50克
核桃仁-----80克
豬骨頭-----500克
蜜棗-------2個
生薑-------2片
製作過程:
1、將所有材料洗淨。
2、湯鍋內加入10碗水,將豬骨頭和其它材料一起放到鍋裡。
3、開大火煮開,再轉小火煮1.5-2小時。
4、加入1小匙鹽、關火即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