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 神藉自然之手的賜予(圖)


Getty Images

「葡萄美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唐朝詩人王翰所著的〈涼州詞〉,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好詩,描寫從軍者赴沙場作戰的無奈與瀟灑。其中「葡萄美酒」與「醉臥沙場」兩句,畫面之鮮明,彷彿一名慷慨就義的將士就在眼前一般。

中國文學歷史上,酒佔著相當重要的地位,不少詩人曾寫過與酒有關的詩詞,甚至還有李白這樣越醉詩越佳的「酒中仙」。

自古以來,酒在各階層的重要宴會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飲品。雖然喝酒會亂性、亂性則誤事,且酗酒對身體健康影響極大,卻從未影響酒在文化中的地位。到底酒是怎麼來的?它的誕生又有哪些傳說趣聞呢?

儀狄釀酒 夏禹警惕

相傳夏禹時期的儀狄發明瞭釀酒,而儀狄製造的美酒,還引發一段帝王「自律」的故事。

《戰國策》中說:「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曰:‘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

夏禹的女兒曾在巧合中喝過儀狄釀的酒,覺得滋味很好,便請他到王宮釀製美酒獻給夏禹。儀狄經過一番努力,釀出相當美味的酒,獻給夏禹品嚐。夏禹喝了之後,覺得很美好,不自覺多喝了幾碗,感到飄飄欲仙、昏昏欲睡,結果因此耽誤幾日的朝政。清醒後的夏禹感到自己沈迷於美酒相當不該,說:「後世一定會有因為飲酒無度而誤國的君王。」從此疏遠了儀狄,並且下令宮內不許飲酒。

有史學家以這段故事評斷儀狄是個獻酒誤事的小人。事實並非如此,儀狄釀美酒獻君主本是一番好意,而夏禹為了自律與朝政拒絕了儀狄的酒,顯示出夏禹是位明君,自我要求甚高。

杜康善造酒 成酒之代稱

三國時代曹操的〈短歌行〉:「何以解憂,惟有杜康。」文中「杜康」乃歷史上有名的造酒人,甚至於傳說他就是釀酒始祖。後「杜康」也成為酒的代稱。

杜康,周人,字仲寧,相傳為白水縣康家衛人。康家衛是一個距縣城七、八公里的小村莊,村邊有一條大溝,起源處有一泉眼,名為「杜康泉」。《白水縣誌》云「俗傳杜康取此水造酒」、「鄉民謂此水至今有酒味」。雖然有酒味這點可能是訛傳,但是此泉水質清冽甘爽,的確適合造酒。杜康泉旁邊的土坡上有一土墓,以磚牆圍起,傳說是杜康之墓,墳墓左側則有一座杜康廟,可惜文革時遭到毀壞。根據《白水縣誌》記載,鄉民每逢正月二十一,都要帶著供品到這裡來祭祀、「賽享」,活動非常熱鬧,搭臺演戲、攤販雲集、雜耍表演……直到夕陽西下才結束。

關於杜康造酒,西晉時人江統所著的釀酒書《酒誥》中有一段記載:「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或雲儀狄,一曰杜康。」「有飯不盡,委之空桑,鬱結成味,久蓄氣芳,本出於代,不由奇方。」杜康將未吃完的剩飯,放在桑樹的空洞裡,原本只是為了處理掉廚余,結果剩飯在洞中發酵後,變成芳香的酒漿,從此之後便發明瞭酒。

猿猴造酒 無心之作

雖然史書記載了儀狄和杜康是酒的創始者,不過在很多文獻中也記載他們更早之前就有酒的產生,甚至有一說是「黃帝」所創。實際的創造者依然不詳。而這麼多造酒起源中,最有趣的當屬猿猴造酒了。

清代文人李調元在《粵東筆記》一書寫道:瓊州多猿,曾經於石岩深處得猿酒,是猿以稻米雜百花製造而成,味最辣,但是非常難得。清代筆記小說《清稗類鈔.粵西偶記》中亦云:「粵西平樂等府,山中多猿,善採百花釀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婁石。飲之,香美異常,名曰猿酒。」不但記載這些猿猴會造酒,而且還很好喝。

明代文人李日華所著的《蓬櫳夜話》中記載:「黃山多猿猱,春夏採雜花果於石窪中,醞釀成酒,香氣溢發,聞婁百步。野樵深入者或得偷飲之,不可多,多即減酒痕,覺之,眾猱伺得人,必嬲死之。」其中除了提到猿猴造酒,還說這些酒不可多喝,若是被猴子發現了,可能會有性命危險。

猿猴天生靈活機伶、調皮搗蛋,常常造成人們困擾,卻獵捕不易。但是猿猴天性嗜酒,因而獵人們常利用這點,在猿猴出沒的地方擺上幾缸美酒。猿猴聞香而至,與同伴開懷暢飲,直至酩酊大醉。獵人們就可以不費力氣抓住它們。

酒是一種發酵品,釀造出好酒並不容易,需要有良好的發酵環境以及材料。在造酒的傳說中,包括猿猴造酒都是無心之下創造出來的。或可稱它是一種藉自然之手賜予世人的美物吧。

酒可以驅寒、活血,也可以消毒,小酌則可怡情助興──或許這是上天賜酒的用意──果真如此,那些豪飲酗酒以致爛醉亂性的行為,豈不違背了上天的好意、糟蹋了這天賜美物?

本文留言

作者倪健哲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