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外眼裡,中國是個神奇的國度,這裡的人善良熱情,卻也有這樣那樣不良的心態。還是那句話,當局者迷啊。
浮躁
浮躁即輕浮急躁、心浮氣躁、飄浮躁動。這種浮躁心理使得轉型期的社會充滿了感情泡沫,在中國,以致娛樂化、「娛樂至死」成為時尚,到處充滿廉價的笑聲。中國人不願意深入思考到底為什麼發笑,值得不值得發笑。放棄了價值判斷、放棄了思考本身甚至放棄了基本的感情衝動,這種笑到底有多少價值頗值得懷疑。這點最可笑。
中國人的一些電影、電視欄目,以媚俗為能事,追求感覺層次的溝通,熱衷於搞那些「笑的綁架」節目,一些電視臺讓人覺得它是被市場買斷了的笑的批發部。
喧囂
聲音大而雜亂稱「喧」,說話大而無當稱「囂」。
中國人這點讓人最難受。
喧囂是浮躁的發酵物,是浮躁心態的行為表現。如果說浮躁心態使得轉型期的社會變得乾癟,缺乏思想內涵的話,那麼喧囂傾向則使之更加瘋狂。巴比特說:「有兩條法則並立同行而不可調和,一條是物的法則,一條是人的法則。前一種法則建立艦隊和城鎮,但是它野蠻瘋跑,並且對人極不友好。」喧囂傾向就是物的法則大行其道的傾向,是對人極不友好的野蠻之道。
忽悠
這個讓外國人們很費解,也是最疑惑不解的,看看中國自己是怎麼解釋的吧。
忽悠在古文獻中為形容詞,用「忽忽悠悠」或「忽悠然」、「忽悠悠」來表現一種事物狀態或人物心情。《現代漢語詞典》解釋「忽悠」為方言,意指「晃動」。在當前中國文化娛樂生活中,「忽悠」似乎變成了動詞,指用雲山霧罩、貌似有理的話把人侃暈、從而達到使人受騙上當目的的一種騙術。可悲的是,忽悠心態已從娛樂舞臺轉向現實生活,毒化了社會風氣和心理文化氛圍。
炒作
炒作原本是中醫的一種製藥方法,在今日的娛樂舞台上,它變成了「宣傳」、「包裝」和「推銷」行為的總和。如同忽悠一樣,外國人看不懂,覺得最無聊不過。
炒作是「忽悠」的高級發展,雖然炒作中包含著忽悠,但是炒作比忽悠帶有更強烈的行為意向性和行為導向性。「炒作」和「忽悠」的另一個重要區別就在於:「忽悠」的對象是別人,而「炒作」的對象則是自己。「炒作」源於寂寞,人的三種需要——包容、情感、控制得不到滿足就寂寞,寂寞的人最容易炒作。炒作的目的就是為了引起社會的注意。有人以自毀形象的方式炒作,就是為了抗議社會的忽略,即使引起社會否定性的注意也在所不辭。
炫富即炫耀、誇耀財富或富有,比如用百十輛豪華車隊迎接一隻百萬元級別的動物,這種花不當值的行為以及與此相類似的活動都是炫富表現。炫富是浮躁、喧囂、忽悠、炒作心態的必然結果,是一種非理性的飄浮躁動,是一種用行動表達出來的喧囂,是大寫的忽悠和瘋狂的炒作。
中國富人們這點最可恥。
裝窮
裝窮是炫富的反面,是否定形式的炫富。裝窮的人分兩類,一類人不一定在物質上真窮,只是在心態上有些窮而已:另一類人怕別人向他借錢,因此見到什麼人都哭窮。中國人這點最卑鄙。
裝窮是富人的一種相對弱勢心態。這種富人之間的相對弱勢心態一旦被認定和強化,它就會變成一種真正弱勢心態。
暴戾
暴戾即粗暴乖張。暴戾心理形成於浮躁、喧囂、忽悠、炒作、炫富的社會環境。它和炫富是孿生兄弟:一個炫耀財富,一個炫耀武力,都是缺乏素質的表現。中國人這點最危險。
暴戾心態可以為社會上日益增多的謀殺案件提供說明。市場化所導致的金錢拜物教把社會人際關係變成赤裸裸的動物關係,把本來存在於動物之間的「生存鬥爭、弱肉強食」法則變成人類社會的公理,把人類文明行為退化為野蠻的刺激——反應模式,這是人類的退化和瘋狂,注定要受到天人戒律的懲罰。
冷漠
冷漠是當前最可怕的社會心態,其結果就是麻木,麻木就是對他人痛苦失去敏感性的反應能力,就是無動於衷,當人們需要正義行動卻無動於衷的時候,冷漠就變成了麻木。
前些年發生的眾多圍觀者慫恿跳樓者往下跳的看客心理,亦是良知麻木的典型表現。這種麻木與中國作家魯迅筆下的一位人物很相似,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是21世紀中國人最大的悲哀。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