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和經濟條件的改善,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都將旅遊看成是休閑放鬆、調節生活節奏的重要方式,一些著名景點每到假期都是處於遊人爆滿的狀態。不過,旅遊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對旅遊資源本身帶來破壞。英國《衛報》日前列舉出了全球因旅遊業發展而遭破壞的12處著名景點。
喜馬拉雅山:攀登喜馬拉雅山的遊人排成了長隊,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在洛子峰進行修養和補給。近些年來,已有越來越多的遊客選擇挑戰喜馬拉雅山,但他們所生產的生活垃圾以及丟棄的其他垃圾卻污染了這片原本十分清潔的地方。
秘魯馬丘比丘古城:馬丘比丘位於秘魯境內安第斯山脈,被稱作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古城海拔2280米,兩側都有高約600米的懸崖,峭壁下則是日夜奔流的烏魯班巴河。由於其聖潔、神秘、虔誠的氛圍,馬丘比丘被列入全球十大懷古聖地名單。每年都有數千遊客慕名前來遊覽馬丘比丘城,他們有的乘坐直升飛機、有的乘坐火車、有的則是徒步行進,但因遊人增多,這裡已經顯現出遭到破壞的跡象,並且四周的環境也遭到了污染。
墨西哥太陽神金字塔:太陽神金字塔高71.5米,底邊周長894米,是用300萬噸石頭建成的,僅次於埃及的胡夫金字塔與墨西哥的喬盧拉金字塔,是全球第三大金字塔,同時也是墨西哥境內遊人最為集中的景點之一。目前,因遊客過多,這個金字塔已不堪重負。為此,太陽神金字塔管理機構頒布了一系列約束性措施,例如遊客不能攜帶水或者食物進行參觀等等,來減少對遺蹟的破壞。
南極天堂灣:儘管南極旅遊已遭到嚴格限制,例如對於游輪噸位和活動區域有限制等等,但如今前往南極旅遊探險的船隻卻越來越多。據悉,南極本身的生態系統異常脆弱,過多遊客的湧入可能會對生活在那裡的野生動物造成滅頂之災。圖為兩艘航行在南極天堂灣的挪威游輪。
澳大利亞艾爾斯巨石:艾爾斯巨石基圍周長約9公里,海拔867米,距地面的高度為348米,長3000米,位於澳大利亞大陸的正中央。每年都有數萬遊客前來攀登艾爾斯巨石,對那裡的原始環境造成了破壞。據悉,艾爾斯石實際上是岩性堅硬、結構緻密的石英砂岩,岩石表面的氧化物在一天陽光的不同角度照射下,就會不斷地改變顏色。圖為聚集在岩石不遠處觀看日落的遊客。
澳大利亞大堡礁:大堡礁縱貫蜿蜒於澳大利亞的東海岸,全長2011公里,最寬處161公里,而南端最遠處離海岸241公里,北端最遠處離海岸僅16公里。在落潮時,部分的珊瑚礁會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島。因過度漁獵、珊瑚白化、沉船事故、水溫上升及旅遊資源的開發等各項因素,目前這一獨特景色正不斷遭受破壞。
泰國披披群島:披披群島是泰國的旅遊勝地,位於普吉島和泰國本土同樣屬於南部地區的甲米府之間的海面上。這裡的海灘未受過損害,海水清澈蔚藍,每年都會吸引大量的遊客。不過,因旅遊業開發和遊人的逐漸增多,這裡的生態資源也會遭受破壞。
中國長城:中國的長城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工程,它始建於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秦朝統一中國之後聯成萬里長城。漢、明兩代又曾大規模修筑,其工程之浩繁,氣勢之雄偉,堪稱世界奇蹟。不過因每年都有大量遊人來此遊玩,再加上部分城牆年久失修甚至坍塌,這個偉大的工程也正日益衰敗。
印度齋沙默爾堡:齋沙默爾堡現在還有2000多居民在裡面居住,這一點與印度其他給改成博物館的古堡很不同。因為有居民和遊客,古堡結構受到極大的威脅,而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曾經3次將齋沙默爾堡列入全球100個瀕危古蹟之中。
厄瓜多加拉帕戈斯群島:加拉帕戈斯群島位於太平洋東部的赤道上,它是由7個大島,100多個小島組成,面積約7500平方公里。這裡氣候涼爽,雨量較少,高等植物和動物各有700種左右,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當地特有物種,但因旅遊業發展,其生態系統和環境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
英國巨石陣:英國巨石陣是歐洲著名的史前時代文化神廟遺址,位於英格蘭威爾特郡索爾茲伯裡平原,約建於公元前4000年至2000年。不過,因保護措施不夠得力,再加上游人的大量湧入,這裡也遭受到了破壞。
約旦月亮峽谷:月亮峽谷位於約旦西南部,這裡花崗岩和砂岩質地的山脈之間是荒涼的山谷,裡面填滿了紅色的沙子。一些山頭的海拔高度達到1700米,並且坡度幾乎垂直。因為這裡的景色實在太不像是地球,以至於得到了月亮峽谷這樣的名字。不過,月亮峽谷的環境極為脆弱,並且因缺乏保護,目前已逐漸失去其原貌。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