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號——風平浪靜之後,今年5月17日太陽釋放耀斑——科學家正苦思地球上會發生什麼。
全球的中子監測器六年內首次監測到了這次爆炸,儘管這很有可能只是M級或亞耀斑。
地球本不會以波動「回應」。如今科學家正試圖揭開謎底——發生太陽耀斑後,地球為什麼會‘波動’。
5月17日的太陽耀斑:全球的中子監測器六年內首次監測到了這次爆炸,儘管這很有可能只是M級或亞耀斑。
科學家正在分析衛星掃瞄到的範圍內的粒子數據,這些是其他飛船無法監測到的——如帕梅拉,用於監測太空射線的歐洲飛船。
James Ryan,UNH科學中心的天文物理學家說,‘太陽耀斑現象很平常,但日冕物質拋射現象的影響力卻很大。仔細觀察,會發現日冕中出現暗區,這被認為是太陽能量的衰竭過程。’
科學家正在分析衛星掃瞄到的範圍內的粒子數據,這些是其他飛船無法監測到的——如帕梅拉,用於監測太空射線的歐洲飛船。
發射於2006年,用於探測宇宙射線的帕梅拉飛船在太陽耀斑發生的前兩個星期仍專注於研究太陽日益增長的活動。
數十年來,人們一直爭論著產生高能粒子的複雜過程是來自日冕物質拋射的衝擊波,還是來自太陽耀斑。
最近的事件使得科學家成功研究了耀斑從低能到高能釋放的演變過程。
‘帕梅拉飛船為我們搭建了前所未有的橋樑,’Ryan說道,‘連接著其他飛船監測到的太陽高能粒子和地面中子監測器產生的高能粒子,就像我們數十年來在Durham建造的一樣。只要跨越這段差距就能開拓新的機會。’
《第7屆協議》一書主要講述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能量轉移及隨著地球磁場的減弱,該能量轉移如何給地球帶來災難性的改變。
「早在太陽系形成時,行星際空間就發生了一系列爆炸事件,科學家沒有證據進一步證明和解釋這一現象。木星與火星之間的巨行星Phaeton爆炸了,波及大量行星和衛星,造成天體動盪。這一系列神秘的爆炸釋放了等同於十個太陽的能量。現代科學理論無法解釋這個74億千米範圍的大規模毀滅,但天體物理學調查已經發現了導致爆炸事件的線索。在衛星的殘骸中,在傷痕纍纍的行星中,在地球上,我們都找到了證據和警告,這種無法想像的宇宙事件還會再次發生。」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