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關於中國藝術家艾未未的記錄片《從未抱歉》開始在德國上映。德國之聲記者在波恩的一家電影院採訪了該片的觀眾。
由美國導演兼記者克萊曼(Alison Klayman)拍攝的記錄片《從未抱歉》於6月14日在德國院線上映。該片記錄了中國維權藝術家艾未未的維權歷程,也涉及到了他個人生活中一些鮮為人知的部分。 德國觀眾對該片有何看法?德國之聲記者在波恩的一家影院進行了採訪。
雷克斯影院(Rex-Kino)坐落在波恩安德尼希區(Endenich)的一條普通的街道上,這家影院規模較小,主要放映一些小眾電影,《從未抱歉》也在它的放映計畫之列。由於該片的上映時間恰好與歐洲盃比賽重合,因此影院大廳顯得較為冷清。票房工作人員表示:「一般來說,政治類影片的觀眾比較有限。而且又是歐洲盃期間,這種情況很正常。」
觀眾對艾未未和中國感興趣
中國維權藝術家艾未未
觀影前,記者採訪部分觀眾:他們是怎麼樣知道艾未未的,以及他們為何打算來看這部影片。幾乎所有的觀眾都表示:他們是從報紙和電視等媒體的報導中獲悉艾未未的消息的。至於觀影的原因,有部分觀眾是出於對藝術的興趣。
一位受訪的較為年長的女士說:「我的女兒送給我了一本介紹倫敦藝術展的冊子。因此,我對艾未未產生了興趣。」另一位生活在德國的韓國觀眾表示:「我自己也是一名藝術家。因此我對艾未未一直很感興趣。當然,我對中國的發展和政治很好奇。(我也很好奇)中國的藝術家怎麼創作。」
也有觀眾是由於在艾未未身上所發生的事情,才產生了觀看電影的興趣。一名觀眾說:「他在他的國家過得很艱難。我很好奇,《從未抱歉》將表達什麼。」
另一名年輕觀眾表示:「因為我昨天在《明鏡在線》讀到了該片的介紹。人們能從這部影片瞭解(汶川)大地震的情況,這就是我來看的主要原因。」
當然,一些觀眾不僅對艾未未其人感興趣,而且對中國也很好奇,因此選擇來到影院。一位受訪的中年男子表示:「我聽到了許多關於他的消息,但是對很多事情還不是很理解。所以,我想也許通過這部影片能夠更好地瞭解這個國家,以及瞭解他(艾未未)做了什麼。」
一位去過中國的女士說道:「我對中國很感興趣,因為我在那裡呆過。」她接著補充說:「我曾住在那裡,所以我對中國的印象可能和沒在那裡呆過的人的印象有些不一樣。我非常非常願意在那裡生活,我瞭解到了中國人很多積極的方面。我對政治不是很關心,更多的還是對這個國家和它的人民感興趣。」
《從未抱歉》記錄了艾未未的維權歷程
深受觸動
整部影片時長約一個半小時。在觀影過程中,一位坐在記者附近的女士,不時因為情節的起伏而發出唏噓。電影散場後,記者採訪了這位女士,她似乎有些哽咽,反覆表示:「影片很觸動我,我被影片深深地打動了。我需要一些時間來回味這部影片。」
一名年輕觀眾認為該片非常有趣,他通過影片瞭解到人們如何通過藝術與國家體製作抗爭。他覺得艾未未敢於挑戰官方,他反對不公正,致力於為人們爭取更多的權利。至於艾未未的藝術,他說:「艾未未在倫敦展出的《葵花籽》,和圖畫不一樣,人們甚至可以走在上面,能直接地觸摸和感受,我覺得這很有意思。」
另一位觀眾認為中國這個國家的特質充滿了矛盾:「這個國家很不可思議,我覺得有很多很矛盾的地方:共產主義,卻又非常資本主義;富有創造力的人民,卻又有那麼多壓制;有極多的財富,卻也有那麼多的貧困。我覺得這是一個矛盾的國家。」不過,他認為自己對中國的瞭解還不夠多。但這部影片還是解答了他的一些疑問,尤其是關於艾未未的藝術,他說:「 我終於理解他做的一些事情了,比如那些葵花籽。原來我不是很瞭解,但現在就明白多了。又比如那個花瓶:他把那個花瓶打碎了,這和政治有關,也和人有關。我對中國的瞭解增加了一點。無論如何,對我來說這部影片值得一看。」此外,他還表示艾未未是一個獨特的、富有創造力的,且相當真實的人。
片中記錄了艾未未以葵花籽創作
把艾未未還原為人
「真實的人」,這也是《南德意志報》對該片的觀點。該報6月14日的一篇評論指出:「很明顯,影片對藝術或是政治著墨不足,而是重點介紹了艾未未這個人。」 文章指出,影片中的艾未未不僅是一個受到迫害的「國家敵人」,更是這個人民共和國的超級明星,他還擁有一個漂亮的情人。 艾未未曾在英國記者的採訪中,就私生子的問題進行了回答:「當然有些時候,我的妻子還是會對此比較介意。」這個採訪也被記錄在了影片裡。
該片導演克萊曼在接受德意志廣播電臺的採訪時表示,影片除了記錄了作為藝術家和維權人士的艾未未以外,還刻意刻畫了他人性上的弱點,比如涉及他私生子的部分。這些缺點把艾未未還原成人,在這之前,他多少已被偶像化了。在被問及艾未未是否愛慕虛榮的時候,克萊曼認為:所有的藝術家都很自我,但這不是推動艾未未做這些事情的力量;如果他只是愛慕虛榮,那他本可以用別的更簡單的方式進行炒作,不必冒這麼多風險。
原標題: 《從未抱歉》:還原艾未未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