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推銷「黨內民主」的人,先跟中共去講。正常人沒法參與黑幫的「黨內民主」。連喊話方向都搞不對嗎?】
距離十八大越來越近,中共新一屆核心權力圈的輪廓仍然籠罩在迷霧中。各種消息撲朔迷離,派系鬥爭你死我活,已進入白熱化狀態,官方控制的媒體卻竭力保持一團和氣的假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臺灣的民進黨。五月二十七日選舉新一屆黨主席,由於事關未來總統大選布局,五個候選人競爭異常激烈,蘇貞昌囊括過半選票而當選。民進黨選前吵得一塌糊塗,卻不會因此而分裂。同樣為了爭奪最高權力,不同的社會、不同的黨,差別怎麼這樣大?
暗箱操作的摸底、醞釀
十八大按說是家務事,但一黨專政決定了它的家務事是事實上的國家大事。然而不僅十三億百姓無法干涉,八千萬黨員也無法參與領導人的產生過程。中共奉行列寧主義的建黨原則,從來與「民主政黨」無緣。它自稱工人階級先鋒隊,宣稱實行人民民主專政和階級鬥爭,反對西方自由民主,在黨內強調金字塔式的集權,各級服從中央,重要領導職務不存在真正的民主選舉。普通黨員在黨內正如一般民眾在社會中一樣,基本處於無權地位。中共以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央委員會為最高權力機構,而這些不是黨員直選所產生。非但如此,黨內選舉或者是等額選舉,只能「取」而不能「選」,或者是差額選舉流於形式,候選人以暗箱操作的方式確定。
差額選舉是候選人名額多於應選代表名額的選舉。與之相對的是等額選舉,即候選人名額與應選代表名額相等。民主選舉當然不可避免存在競爭,只有一個候選人的選舉很難保證民主性。中共黨政長期採取等額選舉,如一九五三年《選舉法》明文規定各級人大代表實行等額選舉。一九七九年後有限度引入差額,主要是各級人大代表和地方國家機關領導人員。而在黨內,十三大首次實行差額選舉,此後黨內選舉的差額範圍和比例有所擴大,地方組織和基層組織的部分職務實行差額選舉。但這種差額選舉是操控下的差額,往往是走形式。例如最近廣東省委第一次採取差額選舉常委,是從候選人十四名中選出十三名。
目前政治局委員、常委、總書記、中紀委的常委和正副書記、地方各級委員會和紀委的正副書記都是等額選舉。在這種空有選舉之名的幹部選拔中,「摸底」、「醞釀」是常見但含糊曖昧的術語,缺乏透明性、公開性,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媒體披露,有關方面安排數百名高官對政治局委員和常委的可能人選秘密投票。而投票結果的取捨,或者說參考價值大小,還是在乎各種力量的對比,和根據公開透明的民主程序競選完全不同。缺少監督機制的密室中的操作,成功者沒有程序賦予的合法性,失敗者含恨在心,不會服氣。
冠冕堂皇的黨內民主論
「黨內民主引導社會民主」曾經是一些親官方學者的觀點,胡錦濤時期中共將之納入黨的正式論述。十六大提出「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對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範和帶動作用」。十七大報告稱「黨內民主是增強黨的創新活力、鞏固黨的團結統一的重要保證。要以擴大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以增進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改革黨內選舉制度,改進候選人提名制度和選舉方式。推廣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由黨員和群眾公開推薦與上級黨組織推薦相結合的辦法,逐步擴大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直接選舉範圍,探索擴大黨內基層民主多種實現形式。」十八大應該會繼續彈這個調子。然而五年、十年過去了,中共「黨內民主」有何實質推進?而由它引導「社會民主」更是自欺欺人的謊言,天大的諷刺。
近來聯合早報刊出《中共黨內民主向何處去?》一文,作者是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教授。他認為「黨內民主引導人民民主或者說以精英民主領先大眾民主」符合民主發展的歷史和實踐邏輯,「自下而上的民主有負面政治影響」,而中共黨內民主要超越票決制,要將中國的賢人政治與西方的民主政治結合起來。他又稱民主不應該「選人」而應該「選政策」,完善黨內民主最重要的是「政策辯論」。試想連形式上的競爭都沒有制度保障,實質的政策辯論又如何可能?民主社會的選舉是爭奪權力的「陽謀」。民主是通過正當程序與規則選賢與能的制度,而不只是一種察納雅言、胸懷廣闊的作風。民主不僅是工具還是價值本身。
鄭永年認為民主選舉會鼓勵民粹主義傾向,並暗示薄熙來就是這樣的例子。薄熙來是被民主選舉誤導而身敗名裂嗎?這真是荒唐的看法,不知道他本人是否認可。薄的悲劇是他或許看到目前格局下難以謀取大位,但又不能跳出這一架構,最終被他的對手消滅。如果是遠見卓識的政治家,他應該參與到徹底改變現制度中去。薄熙來的覆亡不是因為民主選舉的弊端,而是因為他不能真正踐行民主。為追求民主而喪失權力甚至身家性命,重於泰山。爭權奪利而失敗,輕於鴻毛。薄熙來的例子對溫家寶應該具有啟發性。如果溫家寶不能真正推進民主,而是擠在中共權力圈中按它的遊戲規則玩下去,也難免失敗下場。
專制者傾向於阻礙社會民主
國民黨失去臺灣執政權之後才實現主席直選,而且第一次只有一人參選。但在此之前的一二十年,臺灣社會已從威權專制逐漸走向自由民主。可見,執政黨內部的民主往往是社會民主倒逼的後果。民主競爭才能讓人才脫穎而出,才能使政黨富有活力。民進黨等新生政黨在推動社會民主自由方面功莫大焉,老舊的國民黨當時主要起阻礙作用,而絕非引導社會民主。歷史的弔詭在於,處於強權地位但思想開明的獨裁領導人力排眾議進行政治改革,他所在的政黨是既得利益集團,是保守的堡壘。中共沒有蔣經國,大陸的問題解決也不能寄希望出現一個共產黨的蔣經國。
中共自身談不上「黨內民主」,列寧主義政黨強調紀律性,壓制黨內的異質聲音。「黨內民主帶動社會民主」既不能被歷史證明,也缺乏邏輯說服力。倡言「黨內民主引導社會民主之論」的人,非愚即誣。中共以及鼓吹手貶低選舉民主的價值,誇大選舉民主的缺陷與弊端,不但不會由「黨內民主」引導社會有序走向民主,相反,專制統治者會在鬥爭中形成恐怖平衡,保黨保命保利益,共同抗拒社會變革。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