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富豪就像間歇式噴發火山,隔幾年就噴發出新的富豪,有一些則被火山的灰燼掩蓋。
5月新財富推出中國500富豪榜單,豪富排行榜排除了國有企業,排除了體制內的大中型金融機構等,排除了個人資產,因為這些資產或者產權歸屬不清,或者難以統計,可以肯定的是,從中國的高端消費能力倒推,隱性富豪的數目遠超富豪榜所顯示的數字。並且,由於上市公司的富豪與非上市公司的富豪財富難以相提,上市富豪的財富可能有被高估之嫌。
從2003年第一張新財富富豪榜單至今,十年的時間,中國富豪積累的財富驚人增長,遠遠跑贏GDP與CPI,遠遠超過美國富豪增速。期間,「500富人榜」上榜門檻增長10.9倍,從2億元躍升到21.7億元;人均財富增長8.17倍,從7.6億元躍升到62.1億元。上榜者總財富佔上年GDP的比例由2003年的2.5%上升到2012年的6.6%。從財富量級看,身家攀上百億的富人從十年前的空缺達到今天的68位,2011年則到達頂峰,共有90位。從2003到2011年,美國前三大富人的財富總額僅增長了26%,中國則增長7.7倍。
中國財富越來越集中,同期居民可支配收入雖然在上升,相比如蝸牛慢爬。2002年底,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7703億元,2011年年底為21810元,增長2.83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476元上升到6977元,增長2.82倍。
中國富豪的誕生如魚回游,一波一波具有明顯的階段性特徵,這歸功於政策週期與市場週期的疊加。
城市化初起、房地產成為最大的貨幣套現資產時,房地產富豪引人關注。十年前,房地產富豪是富豪榜主角,十年後依然佔據第一方陣,這與中國城市化率同步,十年前中國的城市化率為40.5%,十年後城市化率超過50%。2012年,行業首富榜是從事商業地產的王健林,財富為460億元,而交通運輸業的首富高彥明財富共60億元,兩者無法相提並論。
隨著房地產資產價格逐步下移,套現逐步困難,上網的房地產富豪人數有下降趨勢,今年的70個富豪是10年來人數最少的一次。在房地產行業中,從事商業地產、旅遊地產等人數在增加,而從事住宅地產的人數在下降,房地產商開始逐步向商業、消費、服務靠攏,這從近兩年商業地產的大火特火可以一探究竟。住宅地產的投資套現高峰難以為繼,資金向其他地產集聚。
再過三年,當數百個城市綜合體建成,陷入惡性競爭的商業地產還能維持今天的火暴局面嗎?實在不令人樂觀。筆者到一個富裕的三線城市,當地近十年城市綜合體陸續建成,除了拿地成本較低、品牌具有競爭力的萬達等公司外,多數從事商業地產的企業家相見不歡,被壓得喘不過氣。
在城市化的過程中,鋼鐵、汽車、化工等重資產行業崛起。十年前,鋼鐵業上榜富豪僅10人,2009年則達到歷史峰值27人。除了河北的鋼鐵老闆,山西的煤炭老闆等資源行業富人也紛紛崛起。這些週期性行業隨著景氣度下降而下降,連主管央企的國資委近日都表示,中國經濟經歷了持續三十年的高速增長之後,開始進入一個緊縮時期,要求央企要充分認識當前形勢的嚴峻性和緊迫性,抓緊作好3-5年渡難關、過寒冬的準備。2009年,鋼鐵行業瀋文榮成為首富,但2012年,金屬與冶煉上榜人數從2011年的42人降至35人,位居各行業上榜人數減幅前列。
有越來越多的富豪進入農業、服務業等行業,對養豬、水利情有獨鍾,他們精心研讀政府工作報告,捕捉行業週期。5月30號,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對節能環保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高端裝備製造產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等七大產業明確了發展方向,並提出了20項重大工程,富豪們聞風而動,以比狼還敏銳的嗅覺尋找既有政策支持、又有市場前景、政府大力補貼的行業。
中國富豪的沒落與誕生與政治週期密切相關,流轉速度特別快,財富增長快,名落孫山的概率也特別大。
中美對照,過去十年,美國最富有的人一直是比爾·蓋茨和巴菲特,而中國的首富寶座年年易主,財富版圖日新月異,財富大大聚集,但守住財富卻十分困難,守富比創富更難,尤其是通過租金收益暴得大利者,常以移民、境外註冊等方式轉移財富。
以房地產市場而論,在市場發展之初只要廉價獲得土地,就得到了點石成金的金手指,而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開板前兩年,只要能夠上市,就能得到最大的資產套現渠道。上市公司可以一敗塗地,而上市公司的主宰者卻能盆滿缽滿。2012年,上榜富人擁有上市公司的比率則達到70.8%,而十年前僅為40%。
其中尤其以創業板造富能力最強,目前每家創業板企業平均誕生3位億萬富豪,有統計數據稱,截止2012年2月,創業板造就了800多名億萬富豪,而由於創業板而成為千萬富豪、百萬富豪的更是「不計其數」。2011年,新財富500富人榜的上榜門檻由上年的19.2億元大幅提升至28.7億元,但來自創業板的上榜者卻由上年的8人增加至20人。根據深交所公布的一項統計數據,2009年10月底至2011年10月底,創業板上首日買入的個人投資者10個交易日後虧損的比例為64.25%,其中10萬元以下個人投資者虧損比例為64.62%,100萬元以下個人投資者虧損比例為63.63%。
與政治週期直接相關的是,一任官員羽翼下的企業家各有不同,如此前被形容為超級航母的企業大連實德,如今前景撲朔迷離,而隨著高鐵貪腐蓋子的揭開,丁書苗等人成為昨日黃花。這些富豪所獲得的租金,有可能被盡數追繳,此情此景不由讓人感慨和珅式的富豪,注定難以持久。一朝官員一朝企業家,成為難以走出的惡性循環。
讓人欣慰的是,中國也有陽光富豪。在境外上市的IT、教育等領域的富豪,被寄予澄清市場的厚望。當這些企業在國際競爭環境中,在相對乾淨的消費、高科技等領域伸展腿腳,如果還能通過自律的方式建立行業秩序,中國的火山噴發出的富豪誕生模式,有可能改觀,百年老店有了初始之基。根本在於,這些新興行業的尋租土壤受到扼制。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