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來,由於歐債危機,美國衰退,油價震盪,中國成長減緩,二零一三年可能會爆發新的「完全風暴」。有學者認為,一場新的蕭條正在逐漸形成。亞洲週刊社論指出﹐中國過去經濟成長主要原因之一是靠政府部門的消費,即所謂「財政驅動的成長」,但這也對財政造成了極大壓力和浪費。這也是地方官員大把花公家錢消費的「習慣」。
現在溫州市政府開始改革這一「習慣」,其具體行動是分批拋售一千三百輛公務車。溫州拋售公務車的具體方案是,除省管領導幹部用車、執法執勤用車以外,所有公務車輛全部拍賣處置。在首批拍賣會上,最終215輛公車成功拍賣,總成交價1059萬多元,比起拍價增加61.92%。這是自今年4月份,溫州啟動市級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之後,第一批拍賣的市級公務用車。
其實,溫州早前推行過公務車改革,但發現費用難減,最高交通費補貼高達每月3100元,而且不包括遠程租車費用,創公務車改革車貼之最,被認為有「過度補貼、變相福利」的嫌疑。以記者獲得的一份《溫州市發改委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為例,溫州市發改委按照一類單位發放車貼,其本單位及下屬單位發放人數156人,月發放總額135000元,年發放總額162萬元,平均人均每年車貼1萬多元。去年費用支出約為133萬元,而該市一年來已停止車輛更新,可見這133萬元公車費用中,不包含車輛更新費用。這意味著,改革後比改革前每年多支出近30萬元。
最近,美國的《外交政策》雜誌網路版上,刊登《中國經濟前景的五個癥候》。該文指出,中國經濟比起歐洲算是好很多,但中國由於企業借款減少,製造業出口降低,利率下降,成長可能無法保八,這些都意謂著中國成長會減緩。現在中國的問題,首先就是「地方政府必須還債」。溫州拋售公務車只是中國經濟成長減緩的一個訊號。
亞洲週刊的社論指出,中國大陸由於外部需求減弱,而內需表現也未盡理想,中國國家統計局最近公布六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增率為百分之二點二,創下二十九個月以來的新低。但物價指數下降主要是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劇減所致,因此物價指數雖降,仍有百分之六十五點七的人認為物價高,難接受。這顯示中國物價指數降低乃是統計上受到生產價格下降的影響較大,與人民的消關係較少。因此有學者認為,中國物價指數下降可能是生產面臨經濟緊縮的訊號,中國第二季的成長極有可能無法保八。至於人民實質的消費物價則並未降低多少,尤其是從六月二十九日起,國際油價已跌深反彈,現已日漲到每桶一百美元的價位。這也似乎預告著中國以前的那種低工資、高成長、政府浪費的經濟模式已難以為繼。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