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後人尊孔子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孔子和儒家思想文化對中國和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區有深遠影響。
孔府,原稱衍聖公府,位於山東曲阜城孔廟東鄰,始建於宋仁宗寶元年(公元1038年),是孔子嫡系子孫居住的地方。漢元帝封孔子13代孫孔霸為「關內侯,食邑800戶,賜金200斤,宅1區」。這是古代帝王賜孔子後裔府第的最早記載。宋至和二年(1055年)封孔子46代孫孔宗願為「衍聖公」,宋徽宗時封為世襲「衍聖公」,孔府也就稱「衍聖公府」。
孔府是中國僅次於北京故宮的貴族府第,號稱「天下第一家」,佔地200多畝,有樓軒廳堂463間,院落九進,布局分東、西、中三路。孔府內有五奇,分別為「奇聯」、「奇畫」、「奇碑」、「奇樹」、「奇獸」。
孔府是中國僅次於北京故宮的貴族府第,號稱「天下第一家」。(網路圖片)
奇聯
曲阜孔府大門最值得關注的是懸掛在兩旁明柱上藍底金字的楹聯,相傳為清代才子紀曉嵐撰寫。其上聯「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邸」,下聯「同天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大氣磅礡,工整對仗,意蘊不凡。上聯意思是說,福祿吉祥與國家同在,平安富貴尊崇榮耀的衍聖公的府第。下聯意為,和上天共存的文章,道德永冠天下的聖人之家。
妙中之奇在於,紀曉嵐寫上聯的「富」字時少了頂上一點;寫下聯的「章」字又將下面「早」字下部的一豎通到上面的「立」字。這既不是他無意的筆誤,也不是刀筆匠的疏忽,而是紀曉嵐的巧妙用心。
《論語.學而》記載: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說的是,一個人不會因為富貴,而驕奢淫逸,不會因為位高而傲氣凌人,不會因為權大而飛揚跋扈,他依然是內心快樂富足,彬彬有禮,知足常樂的君子。
「富」字少了一點寓意「富貴無頭」,因衍聖公官職位列一品,故孔府的富貴沒有頂點,而這個不露頭的富字,也寓意孔府後人,只有遵循孔子富而好禮的祖傳,才能子孫永遠榮華富貴。
「章」字中多一筆寓意「德侔天地、道冠古今」,聖人之家的「禮樂法度」,與天地並存、與日月同光。
孔府內有五奇。(網路圖片)
奇畫
在孔府花園的西南隅,有一幅出自清末不知名畫家之手的壁畫,畫面上有一條大路,一排高樹,朝觀者而來,景色奇妙無比。原來畫家巧用邊與角的效應,使觀者無論站在哪個方向,只要能看到畫上的路,就會感到其正對著自己的,令人稱奇。因此有人為畫提名:「人人有路」。
奇碑
孔府二門內側下立有石碑6通,東西各3通。最引人注目的是明洪武六年「朱元璋與孔克堅、孔希學對話碑」,俗稱「孔府門裡對話碑」。
這塊其貌不揚的碑石,上面鐫著明太祖朱元璋對孔子55代孫孔克堅的當面戒諭,這碑文上通篇都是「你」、「我」、「快活」、「好人」、「少吃酒」等白話、粗話,活現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的性情。
對話也顯示出朱元璋對孔子儒家文化的尊重,要求孔克堅寫書教育後代,傳承儒家文化,並希望他孔家在當朝再出一個孔子那樣的「好人」。
奇樹
在孔府北部的孔府花園中心位置,有一棵近400年的「五君子柏」。所謂「五君子」,乃堯、舜、禹、湯和孔子之合稱。
這棵柏樹的樹身不知緣故一分為五, 五株「各成體統」。後在五枝共享的樹幹中間居然又生出一株槐樹,也長得枝繁葉茂,構成「五柏抱槐」的自然景觀,奇蹟天成。有詩讚曰:「五干同枝葉,凌凌可耐冬。聲疑喧虎豹,形欲化虯龍。曲逕陰遮暑,高槐翠減濃。天然君子質,合傲岱岩松。」
奇獸
孔府宅門的內壁上繪著一個狀似麒麟的大動物--「犭貪」。「犭貪」是傳說的一種天界之獸,龍頭、獅尾、牛蹄、麒麟身,造型古怪,它不僅吃盡山中的飛禽走獸,吞盡人間的金銀珠寶,最後還想吞食天上的太陽。
衍聖公將此貪婪之獸繪在內宅門裡牆上,為內宅出入必經之路,警示子孫不要貪贓枉法。
孔府宅門的內壁上的「犭貪」壁畫。(網路圖片)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