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大陸學生引起的中港矛盾

 2012-10-16 10:1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3
    小字

繼年初有中國留學生在新加坡發表「新加坡狗比人多」,然後被新加坡全國痛批重罰之後,上星期又輪到在香港中文大學就讀的中國學生張文昌,在網上發表偉論,侮辱香港人的外貌,以及什麼「香港人崇洋媚外是港狗」之類的言論,令香港網民咬牙切齒;不少香港人以新加坡政府的強硬態度為例,要求重罰此大陸學生,然而事件過了幾日,香港傳媒卻集體當這件事情沒有發生過,連報導都沒有,更不要說什麼責罰云云了。

誠然,香港是一個擁有言論自由的社會,每個人都可以隨便發表自己的看法,然而此學生接受中文大學每年資助十四萬五千港元,包括十萬學費以及四萬五千其他費用,連續四年將近六十萬,而且此費用只是「學費半價」的結果,早在九七政權移交之前,香港政府已經對一些不符合本地資助資格的學生,收取的成本費為二十萬港元一年,以此作標準,則此大陸學生將會從香港得到超過一百萬港元的資助!

香港學生不禁會問:「為什麼?為什麼香港政府要運用公帑去資助一個如此憎恨香港而且辱罵香港的外人?為什麼香港學生從來得不到如此天價的贊助呢?為什麼香港人要'貼錢買難受'」?

或許張文昌的言論只是個別例子,然而對學位的「中港矛盾」,則已經討論了很多年。同樣為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臺灣、南韓,其大學入學率早已超越香港多年,甚至今日中國大陸的大學入學率,都已經超過香港,可是香港的大學入學率,卻維持18%沒有上升,數量反而下降了;早在1995 年,香港每年的大學本地生學額,已經有14500個;然而時至2012年,本地大學收生額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減為12000個!根據香港考試局的標準,有14000人符合入讀大學資格,然而符合資格卻不獲升讀的機會,原因就是這些學額居然撥給了外地生入讀,這種政策極不合理。

特區政府是要推動「大學國際化」為名,實把學額撥給大陸學生入讀,所謂「國際學生」,卻絕大多數來自中國大陸;為什麼中國大陸的學生居然是「國際化」帶來的「國際學生」?難道特區政府與八間大學帶頭搞「港獨」嗎?近年香港傳媒凡提到大陸,幾乎必然要更正為「內地」,​​然而「內地學​​生」,卻居然屬「國際學生」?特區政府把這種騙術玩完一次又一次,事實就是造了一件事---香港本地學生入讀大學的名額,比起九七政權移交以前還要少。更不要說到例如大學宿舍,今日香港學生能夠入住的機會,更遠低於九七政權移交之前;一棟棟新宿舍興建,一個個新開學位,原來只為大陸學生入讀,這種極不合理的教育政策,造就日積月累的怒火,當一個要收取香港人津貼過百萬的大陸學生居然如此侮辱香港人,其言論更如此的反智---說大陸禁止Facebook、Google,抄襲外國的軟體是強大的表現云云,更不禁令人問到---把獎學金送給這樣質素的學生,為何不用來幫助更有需要的本地生?更合況大學不是第一天就教禁止抄襲剽竊的嗎?一個公然鼓吹抄襲更好的言論,居然得不到任何校方的教育人士出來直斥其非?香港社會病了,道德淪喪。

張文昌辱罵港人事件,所帶出最重要的問題,就是究竟香港的大學究竟是為誰而設?大學為何而辦學?一個「知識型」社會,其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學率,比起十幾年前都沒有進步,這十五年來特區政府究竟在做什麼?這些投入教育的錢是否掉進咸​​海水了?當香港的年青人苦求一個學位而不得,卻花過百萬公帑去送給一些「高分低能」且人品低劣的內地學生,由大學、傳媒到政府,都不會為香港人出頭之時,於是香港年輕人都有一個問題:為什麼新加坡做得到,香港卻做不到?為什麼九七前英國不會這樣,今日中國卻搞成這樣?究竟哪一個才是搞「殖民主義」?為什麼英國人統治一百五十幾年,香港都只是有五萬個英國人,而大陸每年都已經湧入近十萬的新移民,究竟是一百五十年得五萬是叫做殖民,還是每年新增十萬人才是殖民?這些疑問帶出來的答案,就是新興的香港本土主義,愈來愈多的人看清中共政策的本質,而群起反抗「香港西藏化」。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