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支持誰?
「為什麼中國希望羅姆尼贏?」這是betway体育手机网 一期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發表的一篇文章的標題,作者是上海復旦大學國際關係教授瀋丁立。文章認為,作為2011年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不會僅僅在意美國大選候選人對人民幣的激烈觀點,更重要的是看誰當選對中國未來的經濟政策更有利。歐巴馬的「重返亞洲」政策惹得中國不高興,而傳統上共和黨推崇自由貿易、較少人權爭端,因此羅姆尼是北京政府的理想人選。
研究軍備控制和地區安全的瀋教授作為體制內學者,他的觀點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中國政府的意見,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確定的是他不會和中央政府唱反調。不過,這樣公然的表態,對羅姆尼的選票收穫的增減,還是一個疑問。
10月24日,《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合作理應是中美關係發展主流》,作者署名為「鐘聲」--根據中共傳統,這代表「中國」或「中央」的「聲音」。文章對美國大選候選人說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盜竊知識產權進行了批駁,而對兩位候選人表示美國可與中國成為「合作夥伴」、美國不希望成為「中國的反對國家」的聲音表示了讚賞。從這篇文章裡,看不出官方明顯的態度。
在10月23日的例行記者會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回答媒體提問時也表示,中美關係的健康穩定發展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於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和繁榮。「美國任何政黨都應該客觀、理性地看待中國的發展,以負責任的態度多做有利中美合作與互信的事。」有分析認為,這表明中國政府做好了接受任何一方當選的準備。
主流輿論痛斥羅姆尼
財訊網發表的一篇文章問,「美國總統大選最後一辯,中國投票給誰?」文章認為,儘管「中國信守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原則」,但是這不代表中國北京方面沒有自己的人選,「或許中國將決定著誰是下任美國總統」。從目前的情況看,「歐巴馬似乎更符合中國人的要求,人們認為中國更喜歡連續性,不希望出現囂張紛亂的人事和政治變動」。而且,「從戰略角度上,宣揚中國崛起的鷹派也想看到一位加速美國衰落的總統」。
這篇文章沒有深入的理性分析,但是單從中國輿論上看,代表了相當主流的意見。原因也十分簡單,羅姆尼曾信誓旦旦地說,他當選第一天就會宣布中國為「匯率操縱國」。除非中國政府給出明確的要求,中國市場化媒體多年來對於國際事務的報導,習慣於採取隔岸觀火的態度。事不關己,權當看熱鬧,還以觀戰者的姿態進行戰略戰術分析。然而,突然聽見對陣者中批評了自己,就立即憤怒起來。因此,在這些媒體及網路輿論中,羅姆尼令中國人十分厭惡。
一些親共的專家學者,也出來發表批駁羅姆尼的觀點,增強了人們的厭惡情緒。例如,經濟學家張五常發表文章說,「我跟進了人民幣的發展三十多年,看不到北京的央行有刻意欺騙的行為」。他問,「為什麼這些年美國的政治人物屢次施壓要人民幣升值呢?答案是他們有利益團體需要維護,而這些團體一般不是失業的人--他們要的是自己的產品可以加價。」
「美國對華政策並‘不敢’差到哪裡」
除了憤怒之外,中國媒體還喜歡通過美國大選反證自己的強大。張五常就在文章中煽動性地說,「從潛力的角度衡量,今天老外見到的只不過是冰山一角」,「如果北京能大事改進教育制度,那麼憑著上蒼賜予的基因與傳統的文化,假以時日,在國際的相對上,中國有機會回覆到漢、唐期間的優勢。」
《解放軍報》於10月24日發表的評論,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文章認為,不管競選之時的話語如何強硬,都是「不負責任的言論」。「無論歐巴馬和羅姆尼誰能問鼎白宮,從中美關係的權重而言,美國對華政策並‘不敢’差到哪裡;從關係複雜性來看,美國對華的親密和放鬆程度也很難好到哪裡。」
新華網蒐集了國際媒體對於羅姆尼言論的種種批評,引用或撰寫若干情緒化的句子,諸如「不屑一顧美政客反華叫囂」、「我大中華不生產,你們穿啥吃啥」等等。然而,這組文章的結論,是羅姆尼「秀強硬」終將食言,「無畏而不明智的承諾常常使承諾者落入信譽和顏面的陷阱」;「20年來的很多時候,總統候選人都在競選路上抨擊中國,且一旦上任就採取強硬路線,結果卻發現全球貿易和熱點都要求與中國打交道」。
「未來力量」期待歐巴馬
正如前述瀋丁立教授的文章中所提及的那樣,歐巴馬政府讓北京政府惱火的地方,在於它對經濟之外的氣候、人權、知識產權問題都感興趣。其實還不止於此,這四年來,歐巴馬政府在利比亞、埃及和敘利亞等國發生的「茉莉花革命」中所起的作用,早已引起中國政府的警覺。而且在社會運動中成長起來的歐巴馬,對於基層社會運動、網際網路在社會變革中的作用都高度重視。而這些都是中國政府「維穩」的對象,每年為此花費巨額的人力和財力。
在中國內部如此惡劣的環境之中,環保、女權、教育、新媒體社區等各種領域的社會組織依然在快速成長,被視為比中南海的權力鬥爭更為重要的中國未來的力量。對於這些力量來說,毫無疑問,他們希望歐巴馬能繼續執掌美國政權。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