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雪峰山之西,湖南西部一角。因為歷史的偶然機遇,芷江的名氣遠遠超過了同樣是侗族自治縣的鄰縣新晃以及貴州的玉屏。
美國在日本扔下兩顆原子彈不久,日本宣告投降。
中國戰區的總司令蔣中正在戰區範圍內劃了十五個受降點。「日本投降簽字典禮」原本定在玉山舉行,但因玉山機場不能使用,改在芷江機場舉行。
於是,芷江成了中國的「和平名城」。
遺址大門建好大約一年。
受降坊建好大約五六年光景,完全模仿舊制。
立於2010年的受降紀念坊碑記告訴人們:原建於一九四七年的受降坊在一九六六年十月被毀。
碑記未告訴人們,受降坊被誰為何所毀。
紀念碑的背面:
將碑頭拉近:
王東原是當時芷江的縣長。在當代中國大陸,這種級別的碑文,縣長休想染指。
碑頭下的文字怎麼只有一半?
原來在那偉大領袖親自發動和領導的史無前例的革文化之命的運動才幾個月,受降坊就被砸爛了。
毛終於死了,毛太太也下大獄了——他的第一個太太死在國民黨的手裡,他的最後一個同樣沒打結婚證的太太也死了,但不是死在國民黨的手裡——毛的那一套基本被推翻了。人們想起應該重新建碑,後來在一當地農民的豬圈裡找到了舊碑的一半,於是照葫蘆畫樣,便有了現在我們見到的「半文碑」。
那一半沒有文字的地方,其實是有內容的。這內容,明白人都明白。
進入陳列館的大廳,大幅油畫撞擊視網膜:
一號廳正面的文字。「在……黨主張建立的抗日名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完全勝利……」,背景的紅色如果是戰士的鮮血染成,那主要是國軍士兵的鮮血;白色的字體如果是戰士的白骨構架,那主要是國軍的白骨。
陳列館中「中華民國地圖」目前仍然掛在臺灣,與大陸的中國地圖差異極大。不同的不僅是北部內蒙之外的那部分,還有西部帕米爾高原的八分之七,還有西南部藏南相當於一個福建省的領土,還有圖們江入海口的那塊領土(請注意地圖上中國在日本海有海岸線),還有……
上述一切領土的流失都發生在大救星的手裡!
走出受降遺址,我們的車向鳳凰駛去。歷史的車輪將駛向何方?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