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人「三代同堂」、「四世同堂」現象越來越少時,在美國本不普遍的「三代同堂」現象近年來卻逐漸增多。美國人口普查局最近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三代以上同堂的家庭有440萬個,佔美國家庭總數的5.6%,而2000年時僅為3.7%。美國多代同堂人口佔總人口的約16%。「三代同堂」人口增加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移民聚居和住房昂貴兩大因素。
上世紀90年代以來,移民美國的外國人劇增,而移民的主力軍拉丁裔和亞裔都有多代同堂的習俗,這兩個族裔在美移民家庭「三代同堂」的比例都佔1成左右,華人移民家庭「三代同堂」的比例大體相當。
親屬移民增加是「三代同堂」的重要原因。當外國移民入籍成為美國公民之後,就可以為其在祖籍國的父母和兄弟姐妹申請移民美國,但兄弟姐妹移民等待期往往在15年以上。年長的父母移民來美之初,既沒工作,又無退休金,也沒法住老人公寓,當然只能跟子女一起住。這些年隨著華人入籍增加,通過親屬移民來美的中國人也越來越多。我周邊就有不少朋友的退休父母辦了綠卡來美長期生活,與子女同住。
華人年長父母即便不辦親屬移民,很多人也會來美國探親,或者幫助子女帶小孩,住上一年半載。這樣的家庭趕上人口統計時也會被算作多代同堂。一個洋人朋友告訴我,他與華人太太結婚,華人太太的一個條件就是結婚後,要把她在中國的老媽接到美國一起住。這位白人小夥子告訴我:這要是擱在兩人都是白人的家庭,根本是不可能的。
「三代同堂」增加的第二大原因是,過去十年,美國房價和租金上漲,住房成本提高。美國經濟不景氣導致許多失業的年輕人付不起房租,買不起房子;或者因為夫妻雙方有一方失業後,經濟拮据,為了省錢,只好搬回父母家一起住,當起「啃老族」。
統計發現,移民聚居和住房昂貴兩者兼有的地區,比如加利福尼亞、紐約、得克薩斯等地多代同堂的比例都在7%左右,高於全美5.6%的平均水平,而中部多數白人聚居州,多代同堂的比例僅3、4%。
「三代同堂」增加對美國家庭和社會來說,既有積極的意義,也有消極的作用。積極的意義在於增強了美國社會的家庭觀念。美國家庭教育講究獨立性,孩子長大成人後往往自謀出路、自食其力,老人退休以後也大都自己生活,很多人在老人公寓和養老院度過晚年。「三代同堂」有助於親人之間相互幫襯,相互照顧。這一點在華人移民家庭表現得尤為明顯,許多華人夫妻在孩子年幼時,就是靠自己父母從中國來美幫忙照顧,才解除了雙職工夫妻的後顧之憂。
消極的作用在於,「三代同堂」可能因為文化和觀念的碰撞而產生矛盾,不利於家庭和睦。尤其是移民家庭「三代同堂」,如果再有跨族裔婚姻,就更容易因為文化、習俗、觀念的不同發生摩擦,弄得大家都不愉快。比如就有不少中國年長父母來美後與子女住在一起,子女每天忙於工作,又因為在美時間較長,思維方式和行為方法與在中國時大不一樣,很容易產生父母看不慣子女的行為,子女也經常對父母教育孫子孫女的方法反感的現象,而出生在美國的孫子孫女與爺爺奶奶更有代溝隔閡,沒有親近感,有的還有語言溝通障礙,造成一些老人來美後住在大房子裡,身處大好環境,卻沒有享受天倫之樂之感,反倒像是被軟禁起來。這種現像在華人移民家庭絕不是個別現象。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