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有一個魔法嗎?
當今社會壓力這麼大,有心理問題的人那麼多,如何讓孩子能承受,坦然面對挫折、失敗、不如意,是很多家長非常關心的問題。
我有一種方法,不需要孩子有很粗壯的神經、天生堅毅的性格、不需要大風大浪的磨練,不需要有意製造挫折,只需要好好利用生活中自然出現的小挫折、小失敗、不順心、不如意、小意外、批評,就可以讓孩子學會坦然面對,並且學會真正的堅強!
你會問,那是真的嗎?真的有這麼神奇的方法嗎?維尼難道《哈利波特》看多了,也相信魔法了?
這是真的,這就是認知療法!
我們回憶一下認知療法的簡單原理: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對事情的認知直接導致了你的情緒和行為。所以,改變了對事情的認知,就改變了對你的情緒和行為。
這個原理可以簡單地應用到挫折和失敗這些事情上:不是挫折和失敗本身,而是對挫折和失敗的認知直接導致了你的沮喪、消沉、憂愁的情緒和灰心、畏懼的行為。所以,如果對挫折和失敗有一個合理的、積極的習慣性思維,這些合理的習慣性思維就會形成一個牢固的防火牆,在面對挫折時,這種認知就會改變這些消極的情緒和行為。如果你對每一次挫折都能如此習慣性地積極看待,自然坦然面對挫折,那麼堅強的性格就形成了。
二、真正的堅強
這是一種真正的堅強,因為你面對挫折和失敗的時候,雖然最初不可避免地會受到一些衝擊,但用合理積極的習慣性思維去看待它們,就會比較坦然,甚至有一些積極的態度,這樣就很容易承受挫折,根本不用費什麼力氣。
而一般意義的堅強是什麼?是認為遇到挫折、失敗的時候,痛苦、壓力、煎熬、難受是「必然」的,所以,所謂的堅強就是忍耐力強,能挺住,受得了,不被打垮。
聽起來很讓人佩服,很勇敢,但是有些愚昧!就像義和團當年勇敢地向洋槍洋炮發起衝擊一樣!而且這也是一件不容易、困難、折磨人的事情,有時會把人壓垮了。
所以,我們可以選擇一個容易、可靠的方法:認知療法,形成合理的習慣性思維。
三、形成三種合理的習慣性思維
每一個合理的習慣性思維其實都是一種人生的智慧。
1、壞事變好事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其實,這是一個很普通,很平常的道理,人人都知道,但是很少有人把它變成自己的習慣性思維,所以在遇到事情時很少習慣地從這個角度去想,所以這個道理雖然知道,但是不會想到去用。我以前很疑惑,為什麼讀了那麼多書,明白了很多道理,但是為什麼對自己沒有用呢?後來才明白,就是因為沒有把這些道理和具體的事情多結合,逐漸地把它變成習慣性思維,所以事到臨頭,根本想不起來。
我現在就很習慣於從這個角度去考慮失敗、挫折:經過努力,壞事是可以變成好事的。比如最近腿受傷了,雖然是件壞事,但是可以在家裡安心地呆著,寫寫博文,也很好。孩子也是這樣,比如孩子測驗成績不理想的時候,好好分析一下卷子,找到學習、習慣、技巧、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改進了,就會促進孩子的學習。孩子遇到的所有挫折、失敗,其實都是鍛練孩子的好機會,善於引導,她體驗的道理比你磨破了嘴皮子還管用。
在女兒遇到類似的事情時,我也和她一起探討,用這樣的思維方式去分析她遇到的事情:
比如一個小朋友常常騙女兒,她不高興,我告訴她:這也是件好事兒,讓你這麼小就會識別謊言了。
東西壞了,她有些傷心,我告訴她:壞事變好事啊,我們再買個新的。
學習暫時落後了,我說,沒關係啊,從後面追比被別人追壓力要小,成績越來越好的感覺其實不錯啊!
逐漸地,壞事變好事就成了女兒的習慣性思維,自然,面多挫折的時候,就不那麼愁眉苦臉,甚至會高興了。
2、這些是正常的,沒什麼
生活中有些挫折失敗的確關係重大,比如中考、高考,但是絕大部分挫折、失敗不是那麼重要,只是一個生命長河的一個波瀾而已。
為什麼有些不順利會給人造成負面的情緒?運用認知療法的原理來分析一下:其實往往不是事情本身嚴重,而是人對這個事情的認知誇大了它的影響,把它看得嚴重,而一個事情你覺得後果嚴重自然會有負面情緒。
其實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習慣性思維,對孩子的問題都喜歡上升到影響人生的高度,總是看到很長遠的影響。如此一來,怎麼能夠坦然、淡定呢。其實我們只需要看到事情的本身就行了,避免誇大!
比如在青島,小學的考試與升初中基本沒有關係,所以只要孩子平時學習做得好,成績考試有些波動有什麼關係呢?波動本身也是一件很正常的,很多家長何苦那麼一驚一乍,緊張兮兮的呢。
最重要的是家長會很容易把這種誇大的思維模式「傳染」到孩子身上,即使家長不打不罵,什麼也不說,孩子也會從家長緊張的表情、沮喪的態度中體驗到。時間久了,孩子也會誇大事情的後果,心態如何,可想而知了。
《道德經》中說:知常曰明,這有多種解釋。我的理解是,知道了哪些是常理,知道這些事兒是正常的,就不會迷惑,就會看到它的本來面目:其實是沒什麼的。我的一句口頭禪就是:多大的事兒啊,有什麼啊!如果都這樣想,應該大多數人都可以做到淡定,這樣的認知自然會有淡定的情緒和行為。
我沒事兒和孩子聊聊天,在她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情之後,告訴孩子很多事情是很正常的,也沒什麼。
1、考試成績會有波動是很正常的。一個學生自然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識完全掌握好,所以題目有可能是自己不擅長的,臨場發揮也會有好壞,所以考試的波動是難以避免的。要求自己一定要考好,實際上就像要求孩子變成神一樣,是可笑的。
2、暑假作業有些數學題不會做也是正常的,因為題目的知識點超出了孩子的範圍。不會是正常的,會做才是奇怪的。
3、一年級孩子寫話不大會寫是正常的,沒有文字、閱讀基礎,寫作文自然是困難的,這不說明孩子笨.
4、同學中有人捉弄你、騙你也是正常的。不可能遇到的都是性格那麼好的、品質那麼好的人,我們藉機學會識別這些,也是一件好事。
5、小朋友有些缺點是正常的,誰沒缺點啊,不必太在意。
6、東西會損害,會丟,偶爾摔一跤,磕破點皮.......是正常的。我們不能追求萬事如意,那其實是個謊言。
7、比賽輸,是很正常的。誰也不能保證我們一直贏呢?那才奇怪呢?盡力就可以了。
8、被批評,是很正常的。誰也可能會被批評啊,這不代表什麼太多的東西。
9、老師不是自己喜歡的,或者老師不喜歡自己,這是很正常啊。誰也不能保證自己遇到的人都是招人喜歡的,也不能期望人人都喜歡自己。
這些事情很正常,所以沒什麼,就成了女兒的習慣性思維。她有了這樣的口頭禪:很正常啊,沒什麼啊,這又怎麼樣?所以,很多事情她表現得很淡定。參考 贏了很高興,輸了沒什麼——參加親子…
3、順其自然
我的核心思維是既努力,又順其自然。對於已經發生的事情,我自然會去努力,爭取把壞事兒變成好事兒。但是,自然不可能都變成好事兒。所以,此時需要順其自然。
此時順其自然就像「盡人事,由天命」中的「由天命」,說通俗點兒就是「聽天由命」,「服從命運的安排」,這好像是個很消極的詞兒,是「封建思想的餘毒」,因為不都是說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嗎?要掌握住自己的命運嗎?其實這兩者並不矛盾。去努力掌握自己的命運,試圖扼住命運的咽喉,但是由於客觀條件所限,做不到,也就聽天由命了。
其實這絕對不是封建餘毒,而是深湛的人生智慧!
由天命,並不是說一生下來命運就注定了,不可改變的,而只是說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不能夠左右所有的事情,一個事情能否順利,是由很多客觀條件決定的。所以,沒辦法,就安然接受這些現實,服從所謂「命運」的安排。
孔子說:五十知天命。那絕對不是說著玩兒的。近代的聖人「曾國藩」年輕時是「人定勝天」主義者,非常推崇意志的力量。他說:志之所向,金石為開,誰能御之?他的確也靠意志和才能做出了許多事情。但是,在由「大榮」轉瞬變成「大辱」之後,他陷入了抑鬱、失眠之中。才體悟到人力的無可奈何,命運的難以琢磨。而體悟之後,曾國藩一改過去的急切急躁,在處理大事時變得從容不迫,用我的話來說:心理成熟了。
聽天由命,看似是一個很消極的思想。但是在「盡人事」之後「由天命」就是很積極的。因為知道很多事情是自己不能決定的,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之後,一個人所要做的,就是在儘可能的範圍內儘自己的能力而已,而不必把失敗、不順利的責任攬在自己的肩上。這樣,面對不順利、失敗會很坦然,也會更堅強,試想,這樣的心態自然是有利於把事情做得更好的!
假設你不聽天命,不順其自然,是個「自虐狂」,把這些事情都歸罪於自己做得不夠好,不夠完美,那結果會怎樣,懊悔、自責,這些多了,會逐漸毀了一個人的。
所以,我會在孩子遇到一些事情的時候,慢慢告訴她順其自然的思想。
原計畫去玩兒,但下雨了去不了。我會和女兒說,不去就不去唄——順其自然。
單詞聽寫,她開始錯的比較多,我告訴她:錯就錯了,我們想辦法改進就是了——順其自然。
東西,我們好好愛護,如果損壞了,孩子會說,壞就壞了吧——順其自然。
朋友呢,我們好好相處,但有時小朋友鬧點矛盾,會「威脅」女兒不跟她玩兒了,女兒會說:不跟我玩兒就算了——順其自然。
期末考試,我們會認真複習,但是對成績順其自然。參考期末考試來了,努力+順其自然。
潤物細無聲,逐漸地,順其自然會成為孩子的習慣性思維,那麼在做好自己的事情之後,即使失敗,也就可以安心地順其自然了。參考做好你能做的事——用認知療法應對壓…。
四、從小就開始學習
這個方法應用到孩子身上是最適宜的。因為孩子小的時候是一張白紙,還沒有形成根深蒂固的認知體系,可以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事情之後,結合這些事情慢慢地把一些合理的認知告訴她,逐漸地,這些就成了她的核心思維或者習慣性思維。但是如果小時候播下的是不合理的核心思維的種子,長大就會成為一個不合理思維的參天大樹,根深蒂固,改變起來就很困難了。
但是這需要家長有更深的體會,因為如果家長自己都不真正地懂得,思維都是不合理的,是不可能在遇到具體事情時有一個合理的分析,更不可能把這些道理令人信服地傳授給孩子的。我看到很多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比如,家長到了孩子公布成績的時候都緊張得不行,怎麼可能讓孩子相信應當對成績順其自然呢?
所以,其實原理很簡單,但做到絕對是需要功夫的,需要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成長。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