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共指為「法西斯集中營」的中美合作所,當年的美國兵近日被邀請到臺灣慶祝百年國慶節。據報導,中美合作所對二戰遠東戰區貢獻巨大,協助美軍從海上擊潰日軍,從陸上牽制日軍,被稱為二戰英雄。老兵們披露,當年並未見到歌樂山關押共產黨囚犯及集體處決,多年來他們拒絕大陸邀請重回重慶故地。
中美合作所 美國:二戰英雄
BBC報導,在臺灣百年國慶節前夕,官方邀請的外賓陸續到臺,其中由軍方邀請的一群美國老者,是二戰期間服役於中美合作所(Sino-America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ACO)的美國海軍人員。他們許多人當年在中國參戰時還不到二十歲,而目前都已近九十高齡,這個十二人的代表團除了到臺北參加國慶外,同時也出席了臺灣軍方出版其口述歷史的發表會。
他們在中國的經歷被稱為「稻田海軍」,因為他們雖作為海軍,但服役作戰的地點不在海上艦艇,而是在中國的稻田間。
美國在臺協會駐臺副代表馬怡瑞稱他們為二戰英雄,他說他們當年在中國戰區的事跡,多數美國人也不瞭解。
中美合作所是美國海軍部在二戰中國戰區,與軍統局合作成立的軍事情報組織,其任務包括了氣象觀測、無線電截收以及訓練軍統局游擊隊等。美軍前後派出了約二千五百名海軍官兵參與該合作計畫,按馬怡瑞的話來說,中美合作所是美國史上第一次派兵到外國並接受外國指揮官領導。
中共:法西斯集中營 臺灣:扭曲事實
中美合作所的最高指揮官是軍統局的戴笠,副指揮官則是美國的邁爾斯,由於軍統局與戴笠在國共鬥爭中扮演的角色,連帶使得中美合作所自1949年以後在中國大陸有許多負面評價。
它經常被指是運用美國裝備及技術審訊中共黨員的單位,各種負面評價包括了指其為「反共、反人民的法西斯集中營」。
由軍統局改制的臺灣軍事情報局,在其出版的口述歷史專書發布會上,則將這類的負面評價稱為「扭曲事實」。
中美合作所協助牽制並擊潰日軍
軍事情報局有關專書列出中美合作所對二戰遠東戰區的貢獻,包括了其北自戈壁沙漠,南至越南邊界的氣象站,以及大青山別動軍等,完成協助美軍從海上擊潰日軍,從陸上牽制日軍。
別動軍是直屬軍統的部隊,而當時中美合作所訓練的中國士兵,還包括軍統底下另一支忠義救國軍,據軍情局的數據,其前後共訓練了近五萬名士兵及一千多名幹部。
雖然戴笠在美國二戰援華軍事將領及國務院間的評價也不見得正面,但由軍情局出版的這些美國海軍人員的口述歷史,則對戴笠普遍正面評價。
美方人員拒絕大陸邀請重回重慶
報導說,作為臺灣軍方與中美合作所美方人員聯繫的忠義會代表,前軍情局副局長翁衍慶說,雙方六十多年來的友誼維持不墜,他們是中華民國的忠實友人。
他說,雙方在敵後戰區培養的特殊情感,使得一些中美合作所的美方人員,至今仍拒絕中國大陸方面邀請其重回重慶郊外的合作所舊址訪問。
在口述歷史中,有美軍人員至今仍以冷戰時期美國定調的「自由中國」,來稱呼目前的臺灣。
負責為這些美國海軍人員進行口述歷史的臺灣中研院學者張力說,中美合作所雖然長期在中國大陸遭到扭曲,但近年來也有大陸知識份子質疑,這原本是中美兩國之間的亮點,卻被變成了一個污點。
老兵:未見歌樂山關押囚犯及集體處決
從這次到臺的這群退役美軍背景來看,他們多數是海軍的電訊人員,其中也包括了美國海軍精銳海豹部隊前身海軍偵察突擊隊成員。
據他們口述歷史的描述,他們當年在中國戰區的工作包括了收發軍事秘電、截收日軍電訊、爆破任務、訓練中國士兵及近距離觀測日軍基地等。
他們並表示,即使在二戰結束後其在中國的任務仍被海軍視為高度機密,美國政府是在七十年代末才發文同意其可公開討論當年往事。
這些美國老兵回憶說,當時他們在中國受到軍統局很好的照顧,吃得好、住得好,同時也受到了軍統人員的嚴密保護。
他們並說,在中國戰區服役時並不瞭解合作單位軍統局是個秘密組織,也並未涉及國共間的鬥爭,在歌樂山服役期間,並未見到其後發生的關押(共產黨)囚犯或共軍進入重慶時的集體處決事件。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