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唐代詩人的創作怪癖(圖)

 2013-02-11 18:1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網路圖片)

一些怪癖,放到平常人身上,大約是笑話;放到著名詩人身上,則是美談。     

唐代的知名詩人有2300多人,《全唐詩》中收了48900多首作品。唐代詩人多恃才傲物、特立獨行,在此輯錄一些詩人的「怪癖」行徑。

王勃醉酒作詩

王勃出身書香之家,少時便有神童之譽。《舊唐書》本傳稱他:「六歲解屬文,構思無滯,詞情英邁。」

王勃作詩前不喜歡冥思苦想,而是先磨墨,然後飲酒。他喝酒嚴格意義上不算飲,而是拿壺往口中灌,大醉方休。喝醉後,用厚厚的被子捂著蒙頭大睡,酒醒後直奔硯臺,揮筆直書,一氣呵成,詩成後一個字不改。《新唐書》本傳中這樣記載王勃:「屬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數升,則酣飲,引被覆面臥,及寤,援筆成篇,不易一字。」唐人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中也說;「王勃每為碑頌,先磨墨數升,引被覆面臥,忽起一筆數之,初不竄點,時人謂之腹稿。」他的傳世名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便是這樣得來的。

張若虛被窩構思

唐代奇人眾多,但像張若虛僅憑一首《春江花月夜》就確立不朽地位的,卻絕無僅有。

張若虛寫作並不勤奮,貪睡是他的嗜好。他作詩時,喜歡先用厚厚的被子捂著,在被窩裡構思,一身大汗後翻身而起,然後揮毫疾書。天氣越熱,效果越好。他作詩從不打草稿,總是一氣呵成,一字不改。《春江花月夜》就是這樣寫出來的,從這首詩來看,張若虛絕對是創作天才,不愧「以孤篇橫絕全唐」之譽。

孟郊作詩忘事

孟郊現吁詩歌500多首,他是苦吟詩人的代表,有「詩囚」之稱。

孟郊早年生活貧困,46歲終於考中進士,50歲任江蘇溧陽縣尉(管治安的小官)。他在任時以作詩為樂,達到了忘我的地步,如果沒人叫他,他會一天忘記吃飯而不覺飢餓。他作詩不出門,有時會放下手頭的事務,閉門謝客。有時候,他則外出飲酒作詩,一天不歸。其「不事曹務」的做法,被人告發,讓縣令很不高興,於是罰他半俸,然後花錢僱人頂替他留下的漏洞。這樣一來,孟郊的生活更為拮据,一氣之下,他乾脆請辭。他去世時一貧如洗,連買棺材的錢都沒有,韓愈等友人湊了100貫錢,安葬了這位詩人。

李賀驢背拾句

李賀仕途失意,把全部精力用在寫詩上,有「詩鬼」之譽。他長相怪異,雙眉相接,體瘦指長,韓愈調侃他指長所以能寫長詩。

傳說他寫詩常常騎在毛驢上,背著錦囊外出,得到句子就投入錦囊內,晚上回家完篇。據說,「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這樣的名句,就是這樣得來的。難怪他的母親說,李賀要「嘔出心乃已」。

白居易聆聽老嫗

白居易是新樂府運動的發起人,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他的諷喻詩最有名,語言通俗易懂,被稱為「老嫗能解」。

他創作時特別注意老太太的感受,每寫一首詩,都要先讀給老嫗聽,越老的越好,只要耳不聾。如果老嫗聽不懂,或者說不好,他立馬修改,修改後還不能打動她們的作品一律撕毀。宋代的孔平仲在《孔氏談苑》記載道:「白樂天每作詩,令一老嫗解之,問曰:‘解否?’嫗曰解,則錄之;不解,則又改之。故唐末之詩近於鄙俚。」

来源:北京青年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