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書寫中國歷史的硯臺(組圖)

 2013-03-14 14:5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在浩如煙海的文化寶庫中,文房用具亦是其中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文人從用硯到賞硯,再到藏硯,使硯逐漸成為其寄託情思以及高尚情懷的載體。硯因其質堅,被文人賦予了「傳萬世而不朽,留千古而永存」的品質,從而位居文房四寶之首。


張得一銘刻作品

昔日,文人墨客日日與硯相伴,因而有「文人之有硯,猶美人之有鏡,一生最相親傍」之說。一代文豪蘇東坡,嗜硯成癖,被硯林傳為佳話,「東坡玩硯」更成為繪畫創作的傳統題材。而另一個愛硯成痴者則是北宋著名書畫家米芾。在清代文人余懷所著的《硯林》中,記載著這樣一段趣聞:「宋徽宗命米元章書大屏風,顧左右取筆硯,徽宗指御案端硯,使就用之。書畢,即捧硯跪請曰:‘此硯經臣濡染,不堪復上御。’徽宗大笑,因以賜,元章拜謝,抱硯而趨,墨汁沾漬袍袖。」讀到此處,米芾不顧墨汁染袍,抱硯而跑的痴顛形象彷彿就在眼前,足可見其對歙硯的鍾情。而硯臺也因文人大軍的鍾情,出現了荷花硯、蘭亭硯、琴式硯等高雅的題材和形制,並逐漸發展成為集繪畫、書法、詩詞、金石等藝術於一身的文化瑰寶。

從「研」到「硯」

唐朝司空圖詩云:「夕陽照個新紅葉,似要題詩落硯臺。」硯又稱硯臺,是漢族書寫、繪畫研磨色料的工具。相傳「皇帝得玉一鈕,製成墨海」,是制硯的開始。歷史上,硯也有很多別稱,如即墨侯、萬石君、石友、硯田等,皆是文人對其的昵稱。我們現在熟知的硯,一般由硯堂、硯岡、硯池、硯唇、硯額等部分組成,硯的這種特殊格局,不僅是實用主義的產物,更是硯文化發展成熟的具體表現。但在硯誕生之初,卻有另一番樣貌。

1975年12月,湖北雲夢睡虎地4號墓出土有戰國至秦代時期的石研、研石和呈圓柱狀的墨塊,學者們普遍認為這是最早的書寫硯,不過,此時的石研如果被稱為「硯」還是不確切的,因為這一時期無論是天然墨還是人造墨塊都需要使用研石將其在石研中研磨成粉,再加水調和使用,這種形式在最早的文獻記載中稱為「研」。直到兩漢時期,發明瞭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硯上研磨,故不需再藉助磨杵或研石研天然或半天然的墨,從而將「研」正確命名為「硯」。但仍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從「研」到「硯」的轉變,並不是在短時期內完成的,而是經過較長的時間過渡,這一時期中,石研、研石與硯都有人使用,人們對其命名和稱謂也沒有完全改變。這無論在考古材料還是文獻材料中均有所體現。而石研與研石的組合形制,在東漢時期仍然較為普及。直至魏晉,研之實物才已基本為硯所取代。此時的硯雖沒有硯池、硯堂之分,但已具備硯之初形。


漢代石板研

漢代,硯質地以石為主,此外還出現了陶硯、瓦當硯、漆硯、銅硯等。硯的造型上已初步顯示了美化的趨勢,紋飾也多受同期其他藝術形式的影響;魏晉南北朝,因制瓷業漸興發展,出現了瓷硯,硯臺的紋飾也逐漸豐富了起來;隋唐時期,因科舉制度的誕生和完善,天下文人對硯臺的需求量大大增多,為了適應供小於求的硯臺市場,很多地區就地取材,使得石質硯材有突出的發展,紅絲硯、端硯、歙硯、洮硯等優質硯材紛紛問世,並歷經千年而不衰,至今仍有巨大的生命力。而此時的制硯工藝也有長足的進步,硯的造型由單純的圓形三足式,發展出了圈足、多足、辟雍以及極具時代特徵的箕形硯等;宋代,士人更重石硯,尤其對端硯、歙硯愛之。宋代書法家蔡襄及詩人梅聖俞等都寫過《詠龍尾硯詩》。達官貴人、文人學土尤講求端、歙、洮等石,當時石硯的主要式樣多為「抄手硯」,將硯背部分挖空,便於挪移,既輕且穩,從硯的外觀造型到墨堂的處理,以至硯背抄手的掏挖,製作講究,線條處理流暢,造型大方穩重,體現了這一時期的工藝水平及藝術風格。明清時代是硯成為一種工藝美術品的重要歷史階段。這個時期,硯臺從制硯工藝上講,品種增多,有些不適於研磨的材料,如翡翠、象牙、料器也選做硯材,這純屬工藝美術上的需要。值得一提的是,受金石學影響,此時的硯臺之上多刻有銘文,承載著重要的人文信息。

四大名硯 端為首

中國有「文人愛硯,武士愛劍」之說,文人愛硯亦有偏好,在諸多硯材中,「四大名硯」是墨客賞硯、藏硯、玩硯的結晶。它們分別是廣東肇慶的端硯、安徽歙縣的歙硯、甘肅洮州的洮河硯,以及山西絳縣的澄泥硯。其中,端、歙、洮三種硯石皆開採自唐,澄泥硯的製作更是始於隋、唐之交。

端硯產於廣東肇慶東郊的端溪,材料取於廣東肇慶高要縣東南端溪之爛河山。端硯石質細膩、幼嫩、滋潤,古人稱之為「有若小兒肌膚」,而且色澤豐富,有韌性,適宜彫琢,用其製出的硯,石品花紋豐富,發墨不損毫、叩之無聲,磨墨亦無聲。優質端硯,抗吸水性和抗透水性能力強,故又具備了「貯水不耗」、「呵氣即澤」的特點,無論是酷暑還是嚴冬,用手按其硯心,硯心湛藍墨綠,水汽久久不干,所以晚唐之後端硯就被列為佳品。如唐代劉禹錫《唐秀才贈端州紫石硯以詩答之》文中所說:「端州石硯人間重,贈我因知正草玄。」恰到好處地讚美了端硯「人間重」的藝術價值、實用價值及其在人類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不同的端石坑因溫度、水質、成長年份的不同,所產出的硯石石質也是有區別的。產端石的地帶有很多,例如端溪東側斧柯山西麓一帶,有老坑、坑仔、麻子坑、冚羅蕉、朝天岩等;羚羊峽北岸,與老坑一江之隔,有白線岩等;以及北嶺山一帶的宋坑、梅花坑,小湘峽一帶的綠端,斧柯山東麓、沙浦鎮一帶的沙浦諸坑(又稱「斧柯東」)等。在如此眾多坑口中,由以老坑、坑仔岩、麻子坑這三大名坑最為名貴,而最著名的當屬老坑。

老坑一般地勢較低,常為西江水淹,開採出來的硯石稱之為水岩,是端硯中石質最好、影響最大、價值最高的硯坑,所產硯石石紋細膩而幼滑、嬌嫩、緻密而堅實,石品花紋多金線、銀線;而坑仔岩(又稱康子岩、岩仔坑),與老坑相近,石質也相類,但因為是山石,遠不如水岩潤澤,略帶剛性,故僅次於老坑;麻子坑有水坑和旱坑之別,所產硯石顏色偏青紫色略帶藍色,色彩斑斕,質地高潔,優質的麻子坑石可與老坑石媲美。


宋 古鸞歙硯

歙硯因產於古歙州,即今之江西婺源龍尾山而得名,亦稱「龍尾硯」,具有質地堅潤不吸水,發墨如油不損毫,用後余墨滌之即淨等特點,古代多作為貢品。歙石常見石品有羅紋、眉紋、金星、金暈、魚子等幾大類,其中金星、金暈歷來被認為是歙石中的上品。按金色斑點的大小及分布狀況又有雨點金星、魚子金星、金錢金星之分。


洮河硯

洮硯產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臨潭、卓尼、岷縣等縣洮河沿岸,亦稱洮河硯。其料取於甘肅卓尼(唐屬洮州)一帶洮河深水處,有「鴨頭綠」、「鸚鵡綠」、「柳葉青」、「鸊鵜血」等石品,若硯石帶有黃標、白玉色油脂狀膘者更為名貴。洮硯石質細潤堅實,古代詩詞中就有「洮河之石利劍矛,磨刀日解十二牛」、「舊聞鸚鵡曾化石,不數鸊鵜能瑩刀」之讚。另外,洮硯濕潤,所以呵氣成珠,藉以墨即可書寫,如將磨好的墨貯於硯中,經月不涸不腐。

澄泥硯,是四大名硯中唯一非石質而是泥制,與端、歙、洮硯齊名,史稱「三石一陶」。澄泥硯最早產於山西絳州,孕於漢,興於唐,盛於宋,明代達到爐火純青。自中唐起,歷代皆為貢品。澄泥硯用特種膠泥加工燒制而成,因燒制過程及時間不同,呈現不同顏色,或一硯多色。澄泥硯中以鱔魚黃為最上,其次是綠豆砂和蟹殼青。因澄泥硯的可塑性,故尤其講究雕工技術,有浮雕、半起胎、立體、過通等方式。硯體形有圓、橢圓、半圓、正方、長方、隨意形等。雕式有號、耳瓶、二龜坐浪、海獸哮月、八怪斗水、仿古石渠閣瓦等立體硯,不僅具有實用價值,更是供案頭觀賞的藝術珍品。


龍池洮河綠石硯

正如歙硯因後唐李煜稱其為「天下冠」而揚名天下一般,「四大名硯」從不缺乏天下英主、文人的青睞。據唐詢《硯錄》記載,一方上佳的端硯售價數萬錢。宋代名臣李綱《端石硯》詩中有云:「端溪出硯材,最貴下岩石,得此諭可忘,一生著幾屐。」蘇東坡在《孔毅夫龍尾硯銘》中盛讚歙硯道:「澀不留筆,滑不拒筆」。趙希鵠稱洮硯為「無價之寶」。但在「四大名硯」中,端硯還是因「天生麗質難自棄」最為世人所喜愛,位居歙硯、洮硯、澄泥硯之上,有「群硯之首」、「天下第一硯」的美譽。而歷史上唯一能與之併肩的只有歙硯而已。在談到端硯與歙硯優劣時,古人有「端石如風流學士,競體潤朗;歙石如寒山道士,聰俊清癯」之說。

此外,從制硯的選料、造型、紋飾,到銘文、包裝等,乃至圍繞硯臺產生的衍生品,如硯拓、詩跋、配盒等等,包含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彫刻(塑)、紋飾、詩文、書畫、金石、裝幀等藝術門類的多種創作活動。而收藏過程中的品硯、賞硯,更是清新高雅的藝術活動和修身養性的生命運動,古代皇帝和近臣紛紛熱衷於此也就不難解釋了。

来源:藝術銀行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